河南乐舞遗珍

荀勖

时间:2009-09-14 11:09来源:《中原文化志》 作者:单远慕 点击:

荀勖(?一289年),字公曾,西晋颍阴(今河南许昌)人。曾任光禄大夫、尚书令等职。前文已述及。 荀勖对中国音乐的贡献,主要在乐器改良上。晋武帝泰始十年(274年),荀勖见当时艺人所

  荀勖(?一289年),字公曾,西晋颍阴(今河南许昌)人。曾任光禄大夫、尚书令等职。前文已述及。
  
  荀勖对中国音乐的贡献,主要在乐器改良上。晋武帝泰始十年(274年),荀勖见当时艺人所用的笛(形如今天的箫),没有一定规格,七个孔位,平均排列,不符合乐律的准确要求,便设计制造了发音准确的十二支不同音高的笛,每支吹奏一个调子。
  
  荀勖制造这十二支笛时,已经使用“管口校正’’法。笛的管口校正很不容易,因为笛需在旁边开若干音孔,每一音孔的音高常与其下相邻音孔间距离及各孔大小有关。故它的管口校正比一般单纯开口管难。然而,苟勖根据声学原理,通过计算,找到了符合三分损益律的笛的管口校正规律,制造成发音准确的笛。这是很重大的科学成就。
  
  

(责任编辑:admin)

关于我们 | 媒体报道 | 广告刊例 | 联系热线 | 战略联盟理事会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站点地图 | 帮助HELP | 免责条款

版权所有 2001-2009 艺术河南(ARTHENAN.com) 最佳分辨率1024x768

穿越历史见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