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之旅

你现在所在的位置: 主页 > 学习之旅 > 学术文章 >

民间美术造型元素的继承与革新

时间:2009-09-24 18:14来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作者:孙瑞 点击:

民间美术造型元素的继承与革新 孙瑞 摘要深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中国民间美术是辉煌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中国乡土艺术的主要

 

  摘要 深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中国民间美术是辉煌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中国乡土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同时它也是民族、民间文化的载体。中国民间美术是多姿多彩的,这是一项需要经过长期研究并不断发展的艺术,而随着时代的不同,研究表现的侧重点也会不同,但是将传统文化植入到现代设计中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本文即是对此进行的探讨。关键词:民间美术造型元素继承革新
    
  民间美术是一个包罗万象、缤纷五彩的世界。它的色彩热烈、喜庆,造型夸张、幽默,艺术形式生动活泼,表现技法质朴无华而又大胆、鲜明,它的题材内容丰富,不仅表现群众所熟悉的事物,也反映普罗大众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从其作品中,人们既可以看到传统的吉祥图案,也可以看到有趣的动植物,还可以看到历史传说中的英雄好汉,看到戏曲和神话故事。面对如此繁盛的民间美术造型,我们应该本着继承与革新的态度去面对它。继承是学习前人留下的丰富遗产,革新则是继承的目的,这样才能将民间美术发扬光大。
  
  一民间美术造型的继承性
  
  1、民间美术造型元素的造型手法
  
  (1)形体夸张、装饰性强
  
  民间美术是为民间人民生活服务的,所以民间美术在造型、构图上适应民众的审美心理和接受能力,在表现形体上大胆夸张,一般画面主题突出,不加任何掩饰,透出质朴无华的装饰艺术特色。民间艺人在进行创造时习惯对人物造型进行大胆的夸张、变形,如画武将,就向横的方向夸张,不画脖颈;美人则要窈窕、修长,把肩画窄,即所谓“英雄无颈,美人无肩”。
  
  (2)想象自由,不拘时空民间美术创作是很自由的,完全是一种情感真实、自然的流露,是劳动人民对生活的一种主观情感的物态化表现,所以,老百姓常常自豪地说“我爱啥就画啥,只要心里有,看不到的东西也能画在纸上”。民间美术中各种造型不拘泥于客观事物的现实性,而遵循主观的随意创造,把世间和想象的种种美好事物一一纳入到民间美术的作品之中。例如对于瑞兽与祥禽的创造,就充分表现出民间艺人的想象力,“麒麟”、“龙”、“凤”这些世间本来没有的动物,在民间美术中,它们却都存在,而且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3)托物言志,谐音取义民间美术的创作主要表现了人民群众对生活充满美好愿望的心理,人们内心世界的梦幻与心中蕴积着的激情,多数借助自然物作为象征来表达深刻的内涵。如民间吉祥图案就多采用谐音取意的构成方式。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汉字同音和近音字太多;另一方面是因为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有一种“讨口彩”的心理需要。例如“马上封猴(侯)”、“年年有鱼(余)”等就运用了汉字的语音特点,利用同音或近音的转借来构成图案,进而满足人们向往美好幸福生活的需求。这种谐音取义或转借字意,运用了汉字谐音和图形的巧妙结合,充分表现了民间艺人的智慧。
  
  2、民间美术元素的继承观念
  
  (1)模仿与借鉴
  
  学习民间美术造型,应掌握正确的方法。对民间美术表层形式的一味单纯模仿是不足取的,其表现有:追求表面的稚拙味,毫无法度的变形,造型随意,片面的追逐原始风,无节制的粗犷,滥用脸谱、图腾,在造型上不求甚解。而这只能让人感到粗俗和霸气,觉得是在盲目地表现蛮荒感,制造画面的冷僻、封闭、凝固意味,或是缺乏生气,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对民间美术的造型不能是片面的模仿,而应对其蕴含的符合我们这个时代个性的元素加以选择,借鉴其精华,来充实我们的艺术创造。
  
  (2)打进去与打出来已故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曾说过“以最大的功夫打进去,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对于研究民间美术的造型元素,这句话再贴切不过了。打进去就是对民间美术的造型元素进行深入剖析与透彻研究。但打进去只是过程,而不是目的,这是一个消化的过程,正像人们吃饭一样,只有细细咀嚼后才能消化。中国艺术家只有立足于东方本土的文化,以表现本民族深层文化心理结构、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为己任,同时又要有勇气大胆吸收外来优秀的艺术成份,这样,中国的艺术才有希望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二民间美术造型的革新
  
  民间美术所体现的是对生命、对人生的优化,从形象的创造来看,对意境的追求重于对形象的塑造。民间美学观念强调求全求大的“整体意识”,认为万事万物都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都遵循同一个本质规律,因而中国古代的艺术家始终致力于“以整体为美”的创作,将天、地、人、艺术、道德看作一个生气勃勃的有机整体,把人的情感赋予物的形式,借物抒情,“以形写意”,“形神兼备”。在这种“天人合一”的整体世界观与“物我同一”的审美观念的观照下,中国的造型艺术表现形式不重“写实”重“传神”,不重“再现”重“表现”,注重表现整体造型的气势,而不是对客观对象事无巨细的全盘描绘。龙的造型是一个典型的代表,这个在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的艺术形象不论在哪个朝代,也不论是狞厉的、飘逸的,还是威武的,都极富生命的张力。另外,传统造型艺术在意境上追求“大音稀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的境界,注重事物质的表现,往往是点到即止,决不拖沓,“恰到好处”。例如汉代瓦当上的图形符号,画像石、画像砖上的各种造型,形象简洁概括却又不失活力。正所谓“无神则无以见其神情,而无形其神则何着落”。这种民间美术的造型在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雷圭元曾经说过:“中国图案造型是一种朴素单纯,富有生趣的图案语言,图案造型小中见大,一笔水纹可以想到大海,一条小鱼可以联想到丰富的生活,图案是抽象中见具体。”
  
  

(责任编辑:admin)

艺术河南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艺术河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艺术河南所有。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的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并注明“来源:艺术河南”。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艺术河南)”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72小时内进行。

关于我们 | 媒体报道 | 广告刊例 | 联系热线 | 战略联盟理事会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站点地图 | 帮助HELP | 免责条款

版权所有 2001-2009 艺术河南(ARTHENAN.com) 最佳分辨率1024x768

穿越历史见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