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之旅

你现在所在的位置: 主页 > 学习之旅 > 学术文章 >

从汉代画像石看汉代南阳文化的繁荣

时间:2009-09-24 22:07来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作者:徐永斌 点击:

摘要:南阳汉画像石是中华民族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是“绣像的汉代史”,是南阳汉文化中的精粹。它所表现的丰富内容,与南阳两汉时期所处的政治、经济的特殊地位有着密切的联系。穿过

 

       摘要:南阳汉画像石是中华民族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是“绣像的汉代史”,是南阳汉文化中的精粹。它所表现的丰富内容,与南阳两汉时期所处的政治、经济的特殊地位有着密切的联系。穿过时空的隧道,透过汉画像石对各种事物的描绘,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汉代南阳思想、艺术、科技、文化之繁盛。
  
  关键词:汉画;汉代南阳;文化繁荣
  
  美学家王朝闻说过:“南阳画像石决不是匆匆而过的文化现象。”我们每次面对汉画像石,每次都会产生出新的艺术享受。当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置身于汉代南阳的社会生活画面,探颐索源,钩沉发微。灵石不言,观者有情,给人以不尽的意象:冷峻,阳刚;雄浑,博大;自然,质朴;粗犷,豪放;简约,灵动;浪漫,飘逸等等。既有“因材施艺”、巧夺天工的模糊美,又有铁石“撞击”的冷峻美和雕剥凿落而成的残缺美,更有那音乐与视觉、抽象与具像珠联璧合的舞乐美……
  
  一、舞乐百戏盛宛城
  
  汉代南阳舞乐百戏极为发达,截止目前南阳已出土的40多座汉代画像石墓中大都刻有表现舞乐百戏的画像,汉画像中的乐舞场面的铺张恢宏与张衡在《南都赋》中对汉代歌舞聚会活动汪洋恣大肆的颂吟,相互辉映,再现了当年黄钟大吕、歌舞升平的盛大场面。在南阳出土的大量的汉画中,撞钟图、击铙图十分生动,而弹琴、抚琴、吹笙、击鼓更是栩栩如生,并有管弦打击乐器伴奏的乐队,所见有瑟、竽、排箫、埙、拍、钲、钟、罄、建鼓、鞞鼓等多种乐器。看这些画像石仿佛听到了《寡妇曲》的悲吟,《鵾鸡曲》的哀鸣,听到柔丽多变的“新声”。画像中的“七盘舞”,“建舞”,“独舞”,“双人舞”,“巫舞”,“长袖舞”,舞者个个细腰长袖,翩跹起舞,体现和反映出了丰富多彩的舞姿,状如白鹤,形如流云,使人应接不暇,令人如入其境,如闻其声,使人们仿佛回到了音乐文化异彩纷呈的汉代。
  
  在李国新、杨絮飞合著的《砖石札记》中有一幅《歌舞百戏》图[1],无论从整个画面,还是诸个形像无不展示着迷人的艺术感染力。如第一个在樽上倒立的艺人,其形象被简化到了极点,但却十分传神。左起第三人倾身折腰,忘情的舞蹈动作几乎使形象失去了平衡,但却很好的表现了舞蹈者全身心投入时的优美姿势,很好的表现了舞者的强烈的动感。左起第四人鼓瑟者的头小,身体前倾,在忘情的弹秦着乐器,其形象被表现的极为概括和简约,就像是舞动着的几个圆润流畅的富有流动感的、抽象的体块,却把奏乐者的精神状态和乐曲声很好的用意象化的造型模拟出来。左起第五人是吹埙者,他的双袖与衣裙皆有两个不规则的近似圆形的抽象形体所代表,而其腰细如草棍。两种形象成强烈的粗与细的视觉反差,虽“很不合理”但却甚为合情,很好的表现了乐者娇美的体态风韵。
  
  在另外一幅《舞乐百戏》中[1],画像石的布局打破了南阳画像石的和条画像石常用的构图方式。画面中共刻画八个人。最左端有四个人坐奏乐;右端一人双手倒立,旁边还站着一位滑稽人;这六个人还象其它画像石一样横向排列。在他们中间,另外两个做折腰长袖舞的人之间的排列方式却是纵向的。竖向排列的两个人其姿态、动作和形象都十分相仿,只是在细节上有些许不同。给人一种上下“频闪”的视觉效果。再看左边的奏乐者,中间两人的动作也极为相似,给人一种横向“频闪”的感觉。画面下部的那个小脚蹴鞠舞者,给人摇摇欲坠的感觉。四个排成一排的蹴鞠运动者既暗示出一种左右滚动的感觉,又呈现出一种节奏感——这也是南阳画像石中常见的一种“形”与“节奏”之间的通感表现手法。
  
  在此书中还收录了另外一幅南阳画像石《舞乐百戏》[1],这是一幅能够触动人们心灵的视觉乐章。它不仅集舞、乐、杂技与一图,而且还巧妙运用视觉和听觉之间的通感创造了鼓乐齐奏的旋律感,还把单个形象组合成一种自然、贴切的榫接关系,给人视觉似断非断、极为默契的快感。此幅画共刻画有八人,分为两组。左边一组三人:左边一位长袖细腰的舞蹈者舞姿优美,窈窕动人。它摆动着“灯笼裤”,还引步向左,两只裤脚下裸露的小脚如尖尖新荷,既给形象创造了一种轻盈的动感,又显得楚楚动人。与下身相反,其头部和上身却还在向右扭动。两只舒展的长袖,自左向右下方倾斜,左袖的飘带直伸展到第二人的脚下,从其微侧头部来看,他似乎想与那人顾盼交流。中间那人头戴面具,袒胸露腹,右手摇鼓,左手耍着壶,双腿皆以虚步状弯曲,似乎在不断跳动。右边一人左手着地,成倒立状,右手似拿一物。仿佛刚从右侧的樽上跃下,又仿佛要跃到樽上去。相比之下,其下身显得粗大,上身及双臂却细弱的多,给人造成一种惊险的感觉,右边一组五人:左侧第一人头微低,身体微侧,正投入地鼓着瑟,只见他左手轻抚琴弦,右手高扬,似有千钧之力,落下便能奏出雄强之声。左起第二人和第四人皆右手摇鼓,左手持排箫吹奏,其动作和表象非常相似,只是在脸的朝向和某些细节有些相似,左起第二人正面向着观众,在专注的吹埙。最右侧的人和前四人一样跪坐在地,侧面向右,正有节奏的击着铙。由此不难看,舞乐百戏在汉代的南阳相当的盛行,正如张衡《观舞赋》所说的:“抗修袖以翼面,展清声而长影”,亦如李白《南都行》所描述的:“清歌遏流云,艳舞有余闲。遨游盛宛洛,冠盖随风还”那宏大的场面。
  
  二、汉风楚韵呈异彩
  
  文化是有根的。南阳地处楚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汇地,两种不同风格与内涵的文化碰撞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质,既有汉文化的博大沉雄,又有楚文化的浪漫飘逸。南阳文化在汉代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兼容并包,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其形成原因要是有优越的自然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发达的社会经济和悠久的文化传统。南阳汉文化的先进性、丰富性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思想文化活跃,引领风范。
  
  汉时南阳人崇尚儒学,好经书,讲名节,重庠序。“东汉功臣多近儒”,“诸将帅皆有儒者气象”。在统治阶段“偃武修文”的政治舆论导向下,促使社会各阶层向儒学化方向发展。在汉代,南阳儒学家辈出,经学研究著作丰富,这不仅对汉代政治教化、移风易俗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也促进了儒学的发展和经不的繁荣,开启了一代良好的社会风气。另外,刘秀在大力推广儒学的同时,还竭力倡导谶纬。南阳为“帝乡”,谶纬学家在全国是名列前茅的,谶纬学思想是发达的。南阳有大量反映汉代谶纬迷信思想的画像石刻,占汉画馆所藏石刻的四分之一,石刻多反映神仙、祥瑞、辟邪等谶纬迷信的内容。与此同时,张衡用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反对谶纬迷信思想,公开争论,“谶纬之说,兴于西汉之末,而烂于东汉之世,独平子奋然辟之甚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凭着南阳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培养和塑造了诸葛亮等一批人才,作为封建时代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通晓政治、军事、天文、地理、阴阳文化,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无论是学识胆略,或个人智慧品质,都是出类拔萃的人物。他是智慧的化身,他的智慧丰富了南阳思想文化的宝库,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宝贵财富,成为振兴中华民族的不竭的动力源泉之一。艺术文化灿烂,多彩繁盛。
  
  汉代南阳艺术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技艺精湛。尤其是舞乐百戏丰富多彩。“宛周齐鲁,商遍天下,富冠海内,皆天下名都”。[2]“于显乐都,既丽且康”都描绘了“陪都”、“帝乡”的富饶昌盛景象。“士女沾教化,黔首仰风流”。“目极角抵之欢,耳穷郑卫之音”。“于是齐僮唱兮列赵女,坐南歌兮起郑舞。”“结《九秋》之增伤,怨西京之折盘。弹筝魂吹笙,更为新声,寡妇悲吟,昆鸟鸡哀鸣,坐者凄欷,荡魂伤情。”[3]而在南阳出土的画像中,众多的细腰长袖,翩跹起舞的艺术造型,特别是可以分辨出的健鼓舞、七盘舞、蹋鼓舞、长袖舞,果真状如白鹤,形同流云,使人应接不暇,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南阳汉代碑虽然数量不多,但在书法史上却有其重要的地位。南阳是我国古代石雕艺术的发祥地之一,其石雕工艺历史悠久,成果辉煌。南阳汉画像石砖是我国汉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南阳汉代的建筑艺术也很辉煌,住宅建筑、园林建筑、桥梁建筑水平极高。南阳汉代的体育艺术、杂技艺术也相当繁盛,技艺高超。
  
  科学文化发达,成果丰硕。
  
  南阳是汉代科技文化之乡,张衡是优秀的天文学和机械制造家。“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张衡的天文学与机械制造对科学的向前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后世科技的进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它的价值在于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天文学研究概况,是研究我国古代相素的自然辩证法思想的重要文献,也是探讨我国古代关于宇宙起源、五星运行规律以及天文学发展过程的重要的有价值的天文资料。医圣张仲景精研《内经》撰著《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历代医学界奉为经典著作,被后人尊为“万代医宗”。千百年来,张仲景为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对中国医学乃至世界医学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汉代南阳钢铁冶炼技术先进,是全国最大的冶铁基地。南阳汉代农业科学技术先进,农业生产比较发达,是其他许多时期无法与之媲美的,在科技、文化、思想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南阳汉画像石内容包罗万象,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生产生活等领域都有涉猎,上到政治人物,下到市井杂流都有反映,从画像石上可以看出南阳在汉代文化经济的繁荣与昌盛,可以说是南阳汉代历史的百科全书。
  
  参考文献:
  
  [1]李国新、杨絮飞.砖石札记[M].第38页、第41页、第81页,时代文艺出版社,2005。
  
  [2]刘太祥.南阳汉文化[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3。
  
  [3]韩玉祥、李陈广.南阳汉代画像石墓[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admin)

艺术河南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艺术河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艺术河南所有。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的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并注明“来源:艺术河南”。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艺术河南)”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72小时内进行。

关于我们 | 媒体报道 | 广告刊例 | 联系热线 | 战略联盟理事会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站点地图 | 帮助HELP | 免责条款

版权所有 2001-2009 艺术河南(ARTHENAN.com) 最佳分辨率1024x768

穿越历史见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