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之旅

你现在所在的位置: 主页 > 学习之旅 > 学术文章 >

定窑瓷器分期新探——以辽墓、辽塔出土资料为

时间:2009-09-26 11:32来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作者:彭善国 点击:

河北曲阳定窑,是北方地区晚唐至宋金深具影响的瓷窑之一。定窑瓷器的分期,很早就引起学者关注,分期结论见仁见智①。定窑窑址发掘工作相对薄弱,窑址出土瓷器信息刊布滞后②

 

  河北曲阳定窑,是北方地区晚唐至宋金深具影响的瓷窑之一。定窑瓷器的分期,很早就引起学者关注,分期结论见仁见智①。定窑窑址发掘工作相对薄弱,窑址出土瓷器信息刊布滞后②,故目前定窑瓷器的分期,主要依靠窑址之外的出土资料。对于10世纪初到12世纪初的这个时段而言,辽境遗址出土的定窑瓷器,不仅数量多,类型全,且不少发现于纪年明确的墓葬或塔基中。近年来以这些出土定器为切入点,开展了一些分期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果③。下文拟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刊布的资料,旨在对10世纪初到12世纪初辽境出土定器的类型与分期重新作一探讨。
  
  一
  
  为研究的方便,兹将辽墓、辽塔出土的定窑瓷器列为下表(见下页)。
  
  根据纪年材料,结合辽陶瓷既有的分期成果,可将附表所列辽境出土定窑瓷器分为如下三期。
  
  第一期:主要包括耶律羽之墓、赵德钧墓、驸马墓、赤峰大窝铺墓、阜新梯子庙M2、法库李贝堡墓、抚顺光明街M3、尚义囫囵村墓等出土的定器(附表序号1—8)。时代多集中在10世纪初到10世纪中叶前后,约当五代时期。耶律羽之墓出土的折肩罐,腹部贴饰扉棱(图一,2),类似的罐亦见于洛阳后梁高继蟾墓(909年)輱、长沙十国楚墓(长.工.M69)輲,河北涞水县文保所也有收藏輳。耶律羽之墓出土的瓜棱罐(图一,1),阜新梯子庙M2球腹短直流的注壶、瓜棱罐,抚顺光明街M3瓜棱罐(图一,3),均与高继蟾墓(909年)出土者相近。法库李贝堡墓白瓷罐,与耶律羽之墓出土者相似。耶律羽之墓(图一,4)、赵德钧墓(图一,5)出土的盒,造型如出一手。
  
  赤峰大营子驸马赠卫国王墓出土定器较多。注壶短颈较粗(图一,6),圆肩,鼓腹,具有鲜明的五代风格。矮领罐(图一,7)、扁腹罐(图一,8)与耶律羽之墓出土者近似。碗花口,小圈足,底刻“官”款(图一,9)。盘亦花口,鎏金银釦知,底刻“官”款(图一,10)。
  
  赤峰大窝铺辽墓出土4件白瓷盘(图一,9),口呈三尖瓣形,内底印蝴蝶纹,圈足底无釉,阴刻一“官”字。类似造型、款识的白瓷盘,在西安北郊火烧壁窖藏、长沙十国楚墓(长.牛.M19)都出土过,是定窑五代时期的佳作。
  
  河北尚义囫囵村石棺墓出土的枕(图一,11),长20.4、宽11.7—12.3、高10.5厘米;枕面近似长方形,出沿下凹,周壁斜直,平底,有通气孔一个。乳白釉,枕面光素。前后两面模印衔草的伏鹿,左右两面模印对蝶,枕底墨书,蝴蝶纹、鹿纹,在定窑晚唐五代瓷枕上均较常见。
  
  第二期:主要包括北京韩佚墓、顺义净光舍利塔基、迁安韩相墓、奈曼旗陈国公主墓、朝阳耿延毅墓、耿知新墓、法库叶茂台M7、北票水泉Ml、康平后刘东屯M2、喀左北岭M1、喀左白塔子辽墓、科右前旗白辛屯墓等出土定器(附表序号9—33),时代跨度约从10世纪60年代到11世纪中叶。
  
  注壶:形制多样,可分为如下4型。
  
  A型:盘口,长颈,球腹,曲柄,圈足。如耿延毅墓(图二,1)与柳木匠沟墓(图二,2)出土者,一为饰卷草纹饰的扁柄,一为麻花状柄,肩部刻划变体牡丹,腹部雕刻双重仰莲。
  
  B型:发现数量最多。直口,具盖,长颈较粗,圈足。腹部雕刻仰莲。如水泉M1(图二,
  
  3)、喀左白塔子墓、北岭M1(图二,4)、蓟县营房村墓、科右前旗白辛屯墓、河北大城县郭底村墓、敖汉旗贝子府镇驿马吐出土者。迁安韩相墓出土的注壶球腹,流显细长,腹部素面。
  
  C型:壶体作葫芦形。如后刘东屯M2出土者(图二,5),器体雕刻莲花,底刻“官”款。此器与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定窑注壶形制、装饰完全相同。与以上注壶配套使用的注碗,均为直口,深腹,圈足,腹壁雕刻出与壶腹类似的莲花纹饰。如喀左北岭M1出土者(图二,16)。
 


 


  
  图一 第一期定窑瓷器
  
  1、2、4.阿鲁科尔沁旗耶律羽之墓 3.抚顺光明街M3 5.北京赵德钧墓
  
  6-10.赤峰大营子驸马墓 11.尚义囫囵村墓


 


  
  图二 第二期定窑瓷器
  
  1、8、9、17.朝阳耿延毅墓 2.朝阳柳木匠沟墓 3、21.北票水泉M1 4、16.喀左北岭M15.康平后刘东屯M2 6.北京韩佚墓 7、25.奈曼旗陈国公主墓10、18、22、24.阜新萧和墓11、12、26.巴林左旗床金沟M5 13.朝阳北塔天宫 14.朝阳北塔地宫 15.密云冶仙塔9、23.朝阳耿知新墓 20.法库叶茂台M7
  
       D型:整体作人物形。顺义净光舍利塔基石函内出土的注壶,整体作诵经的童子形象,上戴莲花冠,中有圆孔作为壶的上口部,双手所捧的经卷上有孔作为壶嘴,身背后有条状的执柄。类似构思巧妙的人形壶,在陕西铜川黄堡窑址也有出土。
  
  罐:发现数量较多,典型如韩佚墓(图二,6)、顺义净光舍利塔基、陈国公主墓(图二,7)、耿延毅墓(图二,8、9)、叶茂台M7、萧和墓(图二,10)出土者。其形制、纹饰差别不大,均为矮领,折肩或鼓肩,弧腹,圈足。肩部往往雕刻出覆莲或变体牡丹,腹部雕刻出三重仰莲,一些罐的底部还刻有“官”字款。罐盖上的纹饰有牡丹、莲花或轮菊。盖纽有圆形和瓜蒂形。这些罐与定县净志、净众两塔地宫出土的罐在形制与纹饰上都如出一辙,是定窑在11世纪初前后流行的作品。
  
  方盘是这一时期最常出土的器类,典型如顺义净光舍利塔基、朝阳北塔天宫及地宫(图二,13、14)、密云冶仙塔基(图二,15)、武清大良塔基、迁安上芦墓、床金沟M5(图二,11、12)等出土者,均模制,制作很规整,造型相同,花式口,斜直腹,平底,内底均印有纹饰,纹饰题材有对蝶、交连的柿蒂叶、折枝菊等,个别方盘的内壁也印花纹。方盘在辽塔中发现较多,床金沟M5出土者外底墨书“内报恩寺萧愿女”字样,表明方盘应是与佛教相关的用具。
  
  同样与佛教供奉相关的双耳钵,2005年出于朝阳双塔区南塔地宫,敛口、双耳下贴塑铺首,口沿下贴塑罗汉像十六尊。灰白胎,白釉。相同的一件,见于定县静志寺塔地宫(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与佛教供奉有关的定器,还有净瓶、模型化的佛塔(如武清大良塔基、香河南栖隐寺)等。盒形制各异。顺义塔基出土的盒子呈桶形竹节状,是宋代新出现的式样,亦见于定县的两座塔基。陈国公主墓所出奁盒圆弧形盖(图二,25),与定窑遗址采集的盒子形制相同。
  
  朝阳耿知新墓、北票水泉M1(图二,21)、巴林左旗哈达图村、敖汉贝子府驿马吐出土的盏托,形制如出一手,均为花式口,折沿,曲壁,内凸起成台状的盏座,上刻划莲花纹饰。这一时期的定窑碗,数量较多,绝大多数是白瓷,圈足挂釉,足根无釉,口部有花式口和圆口之别。可分为如下两型。
  
  A型:腹壁弧曲。典型如耿延毅墓(腹部刻莲花,图二,17)、耿知新墓(内底刻划团风,图二,23)、萧和墓(内底刻划牡丹)、硃碌科墓等出土者。
  
  B型:腹壁斜直。以萧和墓出土者最具代表性。一种在内底刻划花纹(图二,22),另一种内底印缠枝菊花及小鸟、蝴蝶。后者在11世纪中叶之前的定窑瓷器中尚属罕见,似为北宋后期到金代定窑繁缛印花之嚆矢。
  
  盘,均为白瓷,圈足挂釉,足根无釉,均为花式口,或以金银釦口。可以分为如下两型。A型:腹壁弧曲,圈足高宽。如叶茂台M7出土的“官”款鎏金银釦花口盘(图二,20),内底所刻划纤细的凤纹,与河南巩县北宋元德皇后李氏陵定窑碗内的凤纹如出一手。又如萧和墓的盘,内底均阴线刻划牡丹花纹(图二,18)。B型:腹壁弧曲略折,圈足矮窄。典型如耿知新墓(图二,19)、床金沟M5(图二,26)、朝阳北塔天宫出土者。
  
  阜新萧和夫妇墓出土的“研钵”(图二,24),实为茶臼。器内无釉,胎体深刻水波状沟槽。类似的茶臼,在涧磁村定窑址也有出土。
  
  辽宁北票东官营乡牛头沟村墓出土的绿釉凤首瓜棱注壶(图版三,1)、喀左三家镇古山子村墓(图版三,2)、汉旗林家地西沟墓(图版三,3)出土的绿釉瓜棱纹注壶,均为灰白胎,低温釉瓷器。这三件器物短而直的流颇具唐代遗风,凤首瓜棱注壶与辽代凤首瓶形态差别较大,与浙江宁波镇海区十字路伟岭出土的唐代越窑青瓷凤首注壶形态相近。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三件注壶腹部纹饰的布局及跳刀技法表现的波浪纹,均与河北定州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静志寺塔地宫出土的绿釉净瓶(图版三,4)及黄釉罐相似。静志寺塔地宫出土的净瓶、罐,有学者认为是定窑产品。由此推断这几件绿釉注壶可能是十世纪后半定窑的产品。
  
  第三期:主要包括蓟县独乐寺、敖汉刘祜墓、易县净觉寺塔、三河行仁庄74SJMl等出土的定器(附表序号34至44),时代集中在11世纪50年代后半到12世纪初辽代灭亡。
  
  本期注壶发现较少,行仁庄74SJMl出土的一件:很有特色(图三,1)。与前两期常见的注壶相比,这件壶的颈、流趋长,曲柄上附设环纽与壶盖可以以链系接,整体造型优美。与之配套的注碗,六出莲瓣花口,深腹,高圈足,和清河门M2所出土的碗相近。类似造型的注碗,还见于宁城寿昌五年(1099)尚暐墓出土的青白瓷产品,应是北宋末年流行的风格。
 


 

  
  罐:蓟县独乐寺塔(图三,2)与清河门M4(图三,3)出土的罐腹部均雕刻缠枝牡丹,与定窑窑址出土瓷器上的花纹相同。清河门M2出土的罐为素面球腹,这三件罐的在造型上都与前期流行的折肩莲花纹罐有较大区别。
  
  钵:库伦前勿力布格M1出土3件,敛口,均为芒口,外腹壁印牡丹花纹及轮菊纹。
  
  刘祜墓出土的5件定窑碗中,2件浅腹,内壁及底印轮菊(图三,8);3件内壁及底刻划萱草(图三,4、5),与定窑窑址采集的碗纹饰相同。与后者相类似的碗,在河北三河行仁庄74SJMl(图三,6、7)、北京顺义天竺乡也发现多件。这种内壁刻花犀利流畅的萱草的定窑碗,金代最为流行。刘祜墓(图三,12)、净觉寺塔基(图三,9)、朝阳西上台墓(图三,10)出土的盘均为芒口,六出花口,浅腹,平底,是北宋晚期直至金代定窑流行的造型。
  
  萧德温墓出土的柿红釉碗(残),李文信先生认为是定州红瓷器,它可能是定窑窑址采集到过的以铁为呈色剂的酱釉产品。这种因窑变而呈色艳丽的酱釉器颇受宋人推崇,但由于宋廷对朱红器皿的制造和使用都有严格的限制,加上烧造成功的偶然性,因而在宋辽境内都极少发现。
  
  西上台墓出土的黑釉斗笠盏(图三,11),芒口,釦金(已脱落),浅腹,斜直壁,矮圈足,胎极洁白细腻,黑釉均匀柔润,是罕见的黑定器。内蒙古扎鲁特旗浩特花辽墓(99NZWHM3)所出黑釉斗笠盏,与西上台辽墓盏胎、釉相同,又在黑釉上描绘金彩花纹(部分脱落),更是极其罕见的定器。描金的定器,南宋•周密《志雅堂杂钞》称为“金花定碗”。北宋•徐競《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卷三十•器皿三)所提到的“窃仿中国制度”的“金花乌盏”,有可能也是这类器物。
  
  三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将输入到辽境的定窑瓷器的各阶段特征总结如下。
  
  第一期:数量不多,器类较少,只有罐、盒、注壶、碗、枕、盘等,器型简单,装饰较简素,常见的是蝴蝶纹饰。器物造烈及纹饰仿金银器的意味浓厚。有的器底刻有“官”或“新官”款识。
  
  第二期:输入辽境的定窑瓷器数量较多,绝大多数为精细的白瓷,也有少量绿釉器。器物类型主要有方盘、注壶、罐、盏托、碗、净瓶、盒子等。纹饰以较为程式化的雕刻仰覆莲花纹饰为主,印花少见;10世纪后期到11世纪初,器物外底刻“官”、“新官”款的情况仍比较常见。
  
  第三期:输入辽境的的瓷器数量比第二期趋于减少,原因主要应是景德镇青白瓷器大量输入辽国境内,对定瓷的北播构成冲击。出土定窑瓷器的品种,仍以精致的白瓷为主流,但增加了酱釉、黑釉等,器类较第二期明显趋简,方盘基本不见,常见注壶、罐、钵、碗、盘等。器物装饰有较大变化,第二期盛行的器物外壁雕刻莲瓣的装饰技法已很少见到,取而代之的是刻缠枝牡丹、萱草等纹案。印花技法趋于常见,印花布局严谨。器物底部“官”款的逐渐消失。
  
  注 释
  
  ①各种分期意见参见孟繁峰等:《河北瓷窑考古的几个问题》,《中国考古学跨世纪的回顾与前瞻》,科学出版社,2000年。
  
  ②自20世纪30年代确认定窑窑址在河北曲阳以来,该窑的考古发掘在60年代和80年代先后开展过两次:1960年—1962年的试掘集中在涧磁村窑址,有限的材料以简报形式刊布,参见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曲阳涧磁村定窑遗址调查与试掘》,《考古》1965年8期。1985年以来的发掘扩展到北镇、野北、燕川等地,但材料至今未正式发表,参见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省考古五十年》,《新中国考古五十年》,文物出版社,1999年。
  
  ③彭善国:《辽代陶瓷的考古学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刘涛:《宋辽金纪年瓷器》,文物出版社,2004年。
  
  ④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赤峰市博物馆、阿鲁科尔沁旗博物馆:《辽耶律羽之墓发掘简报》,《文物》1996年第1期。盖之庸:《探寻逝去的王朝——辽耶律羽之墓》,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⑤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北京南郊辽赵德钧墓》,《考古》1962年第5期。
  
  ⑥前热河省博物馆筹备处:《赤峰县大营子辽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6年第3期。
  
  ⑦郑隆:《赤峰大窝铺发现一座辽墓》,《考古》1959年第1期。
  
  ⑧梁振晶:《辽宁阜新梯子庙二、三号辽墓发掘简报》,《北方文物》2000年第1期。
  
  ⑨林茂雨等:《法库李贝堡辽墓》,《北方文物》2001年第3期。
  
  ⑩抚顺市博物馆:《抚顺市光明街辽墓发掘简报》,《辽海文物学刊》1987年第2期。
  
  河北省张家口地区文物保护管理所:《河北尚义囫囵村发现辽代石棺墓》,《文物春秋》1990年第4期。
  
  北京市文物工作队:《辽韩佚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4年第3期。
  
  北京市文物工作队:《顺义县辽净光舍利塔基清理简报》,《文物》1964年第8期。
  
  河北省博物馆、河北省博物馆文管处:《河北迁安上芦村辽韩相墓》,《考古》1973年第5期。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哲里木盟博物馆:
  
  《辽陈国公主墓》,文物出版社,1993年。
  
  朝阳地区博物馆:《辽宁朝阳姑营子辽耿氏墓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第3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朝阳北塔考古勘察队:《辽宁朝阳北塔天宫、地宫理简报》,《文物》1992年第7期。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朝阳市北塔博物馆:《朝阳北塔——考古发掘与维修工程报告》,文物出版社,2007年。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阜新辽萧和墓发掘简报》,《文物》2005年第1期。
  
  辽宁省博物馆、辽宁铁岭地区文物组:《法库叶茂台辽墓纪略》,《文物》1975年第12期。
  
  辽宁省博物馆:《辽宁北票水泉一号辽墓发掘简报》,《文物》1977年第12期。
  
  冯永谦:《建平、新民的三座辽墓》,《考古》1960年第2期。
  
  武家昌:《喀左北岭辽墓》,《辽海文物学刊》1986年第1期。
  
  潘行荣:《内蒙古科右前旗白辛屯古墓古城的调查》,《考古》1965年第7期。
  
  邵国田主编:《敖汉文物精华》,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4年。
  
  铁岭市文物办公室等:《辽宁康平县后刘东屯2号辽墓》,《考古》1988年第9期。
  
  李庆发、李宇峰:《辽宁朝阳县柳木匠沟村辽墓》,《博物馆研究》1999年第2期。
  
  赵文刚:《天津市蓟县营房村辽墓》,《北方文物》1992年第3期。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巴林右旗床金沟5号辽墓发掘简报》,《文物》2002年第3期。
  
  河北省博物馆、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省出土文物选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
  
  张柏主编:《中国出土瓷器全集》第2卷,图版11、12。科学出版社,2008年。
  
  张柏主编:《中国出土瓷器全集》第2卷,图版168。科学出版社,2008年。
  
  张柏主编:《中国出土瓷器全集》第4卷,图版48。科学出版社,2008年。
  
  唐山市文物管理所:《迁安上芦出土辽代瓷器》,《文物春秋》1990年第1期。
  
  王有泉:《北京密云冶仙塔塔基清理简报》,《文物》1994年第2期。
  
  北京市文物管理处:《近年来北京发现的几座辽墓》,《考古》1972年第3期。
  
  李文信:《义县清河门辽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4年总8期。
  
  天津历史博物馆考古队、蓟县文物保管所:《天津蓟县独乐寺塔》,《考古学报》1989年第1期。
  
  李文信:《辽瓷简述》,《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2期。
  
  王建群、陈相伟:《库伦辽代壁画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
  
  邵国田:《敖汉旗羊山1—3号辽墓清理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1999年第1期。
  
  河北省博物馆、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易县净觉寺舍利塔基地宫清理记》,《文物》1986年第9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河北三河县辽金元时代墓葬出土遗物》,《考古》1993年第12期。
  
  韩国祥:《朝阳西上台辽墓》,《文物》2000年第7期。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后梁高继蟾墓发掘简报》,《文物》1995年第8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周世荣编著):《湖南古墓与古窑址》。岳麓书社,2004年。
  
  穆青:《定瓷艺术》。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大窝铺墓平面为八角形,出土的铜钱时代最晚者为“熙宁元宝”(1068—1077年),可以确定为辽代晚期的墓葬。墓中随葬的三角形盘,应该是早期的定器延续使用到11世纪后期。
  
  王长启等:《西安火烧壁发现晚唐“官”字款瓷器》,《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4期。
  
  张柏主编:《中国出土瓷器全集》第15卷,图版96。科学出版社,2008年。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周世荣编著):《湖南古墓与古窑址》。岳麓书社,2004年。
  
  张柏主编:《中国出土瓷器全集》第13卷,图版196。科学出版社,2008年。
  
  穆青:《早期定瓷初探》,《文物春秋》1995年第3期。
  
  张柏主编:《中国出土瓷器全集》第2卷,图版103。科学出版社,2008年。
  
  张兆祥等:《廊坊市出土辽代白瓷研究》,《文物春秋》1997年增刊。
  
  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五代黄堡窑址》,文物出版社,1997年。彩版六,1。
  
  定县博物馆:《河北定县发现两座宋代塔基》,《文物》1972年8期。
  
  张柏主编:《中国出土瓷器全集》第2卷,图版89,科学出版社,2008年。
  
  定县博物馆:《河北定县发现两座宋代塔基》,《文物》1972年8期。
  
  出光美术馆编:《地下宫殿的遗宝——中国河北省定州北宋塔基出土文物展》,平凡社,1997年。图版68。
  
  穆青:《定瓷艺术》。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张兆祥:《香河县栖隐寺塔内发现辽代瓷器》,《文物春秋》1989年第1期。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宋太宗元德李后陵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88年第3期。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北宋皇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
  
  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曲阳涧磁村定窑遗址调查与试掘》,《考古》1965年8期。
  
  穆青:《定瓷艺术》。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张柏主编:《中国出土瓷器全集》卷2,图版128。科学出版社,2008年。
  
  张柏主编:《中国出土瓷器全集》卷2,图版127。科学出版社,2008年。
  
  敖汉旗博物馆编著:《敖汉文物精华》。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4年。
  
  张柏主编:《中国出土瓷器全集》卷9,图版131。科学出版社,2008年。
  
  穆青:《定瓷艺术》,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郑隆:《昭乌达盟辽尚暐符墓清理简报》,《文物》,1961年第9期。
  
  张柏主编:《中国出土瓷器全集》北京卷,图版15。科学出版社,2008年。
  
  李文信:《辽瓷简述》,《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2期。
  
  彭善国:《定州红瓷浅议》,《文物春秋》2001年第1期。资料未刊,现藏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宁城工作站。
  
  彭善国:《辽代青白瓷器初探》,《考古》2002年第12期。

 
   文章摘自:内蒙古文物考古,2008年第二期
 


  
  

(责任编辑:admin)

艺术河南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艺术河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艺术河南所有。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的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并注明“来源:艺术河南”。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艺术河南)”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72小时内进行。

关于我们 | 媒体报道 | 广告刊例 | 联系热线 | 战略联盟理事会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站点地图 | 帮助HELP | 免责条款

版权所有 2001-2009 艺术河南(ARTHENAN.com) 最佳分辨率1024x768

穿越历史见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