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之旅

你现在所在的位置: 主页 > 学习之旅 > 学术文章 >

汉唐金银器与社会生活

时间:2009-09-26 14:26来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作者:齐东方 点击: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编者按:为促进学术交流,推进内蒙古文物考古 研究所文博事业的发展,使文物保护和文物研究规范化,全面提高业务水平,培养一批新的业务骨干,特邀请北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编者按:为促进学术交流,推进内蒙古文物考古
  
  研究所文博事业的发展,使文物保护和文物研究规范化,全面提高业务水平,培养一批新的业务骨干,特邀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齐东方先生和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文物保护专家,到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文物研究和保护工作的指导。在这期间,齐东方教授观摩了吐尔基山出土的辽代金银器)并做了题为《汉唐金银器与社会生活》的精彩的学术报告,内容如下。
  
  吐尔基山考古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仅是一个重大发现,而且应该掀起一次文物考古研究的高潮。首先,是对考古发掘本身的研究。吐尔基山墓葬的发掘对田野考古来说有经验教训需要总结。这次成功地取出了漆器,填补了辽代漆器的空白。还发现记录了不少遗痕、遗物摆放位置和移动现象,可以说发掘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以后的研究展开。其次,是文物保护的研究。文物的保护可以看作是“第二次发掘”,即在文物保护时发现了许多新的信息。如果不是文物保护,很多文物承载的信息会丢失,而这些信息对研究有很大意义。第三,即学术的研究,这不仅是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事情,而将是整个学术界的事情。吐尔基山墓的发现如金银器囊括了当时所有的工艺技术,纹样也几乎展示了辽代各种材质器物上的所有纹样,具有重大的典型意义。同时,这座墓的埋葬方式、随葬品等也对我们以前的许多认识提出一些疑惑,要求我们去探讨解决。
  
  过去对器物本身的研究较多,现在我们不但要研究器物本身,还要研究它的文化意义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吐尔基山出土的所有文物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金银器。中国所有工艺都有传承,那我就讲讲辽的前代汉唐金银器的状况。
  
  金银器的发展具有自身的规律和鲜明的特点,可以说金银制品一开始就以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的形式出现,不像铜器等制品,先以兵器、工具、礼器的面目出现,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后才逐渐从具有功利性的器物中脱离出来,进入相对纯粹的艺术作品。金银器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明显而又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为人们一开始就赋予它的特殊意义,往往超过了金银器皿本身的实用价值,在一些观念领域体现特有的功能。那么金银器具有哪些特殊意义呢*
  
  一、神秘与崇拜的象征
  
  任何蕴藏着思想观念和审美趣味的器物,在制作时都涉及到材质的选择问题,中国早期具有崇高、超然地位的东西是铜器和玉器,因此经常用青铜和玉来制作礼器,但是大约从汉代开始,视觉效果更加灿烂辉煌的金黄白银,能引起人们更加丰富的联想,黄金白银的地位开始提高,在装饰审美和精神领域逐渐凌驾于其它材质器物之上。
  
   为什么说金银器是神秘和崇拜的象征呢?  
  首先,古人认为用金银器可以益寿延年。西汉方士李少君曾在汉武帝时提出“金银为食器,可得不死”,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的追求,不仅给金银器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统治阶级对金银器的欲望需求导致当时帝王贵族们疯狂的求索和占有,无疑对金银器制作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比如说陕西西安市沙坡村和山东莒县出土的汉代的金灶,是饮食活动的象征物。江苏徐州狮子山西汉墓也发现了一些器皿。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金银器还有带流的小银盒和银漏斗,据研究是医药用具。
  
  对于金银器这种神秘的崇拜一直延续到唐代,高祖李渊时,有大臣向皇帝讲了汉代人认为的金银作食器可得不死这样的观念,向皇帝进献金银器的事情也很多。
  
  其次,使用金银器是身份地位和富贵等级的标志。汉代按地位不同,印章分金印、银印、铜印几等,汉代的皇太子列侯、丞相等为“金龟紫绶”,即金印;御史大夫等俸禄在二千石以上的官用银印;一般官员为铜印。《汉书•李益志》记载:天子用金缕玉衣,诸侯王用银缕玉衣,大贵人长公主用铜缕玉衣。用不同材质的东西区分人的不同身份等级。
  
  魏晋以后常用玉、金、银、铜装饰腰带,以区分身份的高低,唐以后这种区分更加严格。《唐律疏议》、《唐会要》等记载法律、诏令的书中有“一品以下,食器不得用纯金”、“六品以下,不得用浑银”的规定。
  
  第三,宗教崇拜。南北朝以后,随着佛教及其艺术的传播,人们为了表达对佛祖的虔诚%不惜工本用金塑造佛像%装饰寺院、制造供养器等,华丽庄重的金银与宗教崇拜又联系到一起。我们现在发现这个时期的鎏金造像也的确非常多。
  
  二、艺术创造的新天地
  
  制造豪华精美的器物,柔软延展性很强的金银是最好的材料,工艺制作上讲究的精、细、难、巧都能在金银材质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铁、铜却很难。早在商代殷墟发现金箔的厚度为&’&(毫米,极为轻薄;战国曾侯乙墓中出土金箔厚&’&&)毫米,其它材质是做不到的。
  
  不过中国最早做金银器皿是用铸造的方法,曾侯乙墓中的金盏,造型和铜器没有区别,没有显出黄金造器的优势。金银造器用铸造方法不是很好,铸造耗费材料多,需要多人分工。材质柔软的金银用锤揲制作的方法更好,而且这种手工技术,也可以显示个人的艺术才华,一个人的艺术个性可以通过金银器的制作显现出来。
  
  战国和汉代金银器制造已具有相当规模。当时统治阶级拥有大量黄金,金银器的使用范围广泛,总体上说金银器中最为常见的仍是饰品,金银器皿不多。不过这个时期鎏金的做法盛行,鎏金是一种化学加工,通常在青铜的表面上涂上一层薄薄的金,看起来象黄金,鎏金出现和兴盛,也许和方士炼丹求长生药的意外发现有关。《汉书》中记载有“坐铸伪黄金,当伏法。”说明人们还在寻求替代品和合成品。
  
  汉代金银工艺创造性突出表现在焊缀金珠和掐丝。把金珠溶焊在器物上形成联珠或鱼子地纹,工艺非常细。掐丝,即把金银剪、拉成丝,可细如毫发,用以编缀或组成各种纹样焊接于器物上。同时还结合以镶嵌的方法,镶嵌材料以玉、玛瑙、松石为主。不仅给装饰艺术带来了新颖内容,应该说如果不使用黄金或是白银这种材质,不容易制造出这么精细的器物,金银也使人的聪明才智更加发挥出来。
  
  制造金银器的锤揲技术一直是有的,到唐代更成熟地运用到器皿制作当中,使金银器皿面貌一新。陕西西安何家村发现两瓮窖藏文物,仅金银容器就达二百余件;江苏镇江丁卯桥发现的唐代窖藏,出土各种银器近千件。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金银器一百余件,可以说中国古代金银器皿的制造是在唐代兴盛起来的,而金银器皿又代表了金属工艺的最高水平。唐代金银器的工艺技术已广泛使用了锤、揲、浇铸、焊接、切削、抛光、錾刻、镂空、铆、镀等工艺。
  
  器皿主要是锤击成型,通常先锤打出器物的形体和主题纹样的轮廓,然后錾刻细部纹样。如何家村的舞马衔杯银壶,马为浮雕效果,肌肉用锤揲技术表现出来,细部鬃毛錾刻,如此生动的装饰,只有金银材质才能表现的这样精彩。香囊是唐朝银器工艺中的精品,东西很小,可以打开,三层机圜,而不倾,里边装香点燃之后,不管怎么转动香灰都不会撒出来。以前一直叫熏球,法门寺地宫发掘后,有一个物帐碑,对地宫里器物都有记录,唐人把这熏球叫做香囊。安史之乱,杨贵妃被赐死,玄宗回来之后思念杨贵妃,密令改葬,派去的人回来说贵妃“肌肤已朽,香囊犹存”。这香囊是否可能就是目前发掘出土的这类银香囊,金银工艺有时还和螺钿技术相结合,就是把贝壳切剪成的图案镶嵌于金银器上。吐尔基山辽墓中的银盒就是这种,异常精美。金银材料能达到的精细,为工匠们提供了艺术创造的新天地。
  
  三、中外文化交流的媒介
  
  金银器与其它材质器物的另一个区别,就是中国早期金银器与同时期的中亚、西亚比较,逊色很多,而在唐代突然兴盛,制作技术与中亚、西亚不相上下,有些甚至超过当时世界其他地区,不得不考虑外来文化影响的原因。
  
  汉唐是丝绸之路最兴盛的时候,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政治影响大,但物质交流规模很小。事物的质变需要蕴酿积累,质变的条件也不是单一的。唐代官府的金银采矿发达,一段时期还允许私人开矿,金银材料充足。工艺技术经长期积累达到一定水平。唐朝官府的金银作坊院、文思院,每年汇聚全国的巧手工匠服役,可互相取长补短。另外,通过丝绸之路,世界很多国家都派使节前来中国,他们将大量的外来物品输入到中国。充足的原料、技术的提高、工匠管理制度、再加上外来文化的影响,唐代正好是万事具备,所以金银器出现暴发式的发展。
  
  唐初出现一批器物,就有浓厚的外来文化色彩。如多棱带把杯,原形应是中亚粟特器物。还有高足杯,祖形在罗马。多曲长杯是萨珊式器物。有人推测是酒具,那时中国人喝米酒,用碗喝,蒸馏酒还没有流行,用这种杯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它们还是对外国器物的一种模仿。高足杯,多曲长杯都在墓葬壁画里出现过,而且都是贵族墓葬壁画里,可以知道当时外国造型的器物是很时髦的,它首先在贵族家里出现,而贵族总赶时髦的行为是要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内蒙古吐尔基山和耶律羽之墓都出土了多棱带把杯,看来至少在唐以后这种器物在贵族生活中仍然存在。
  
  但这些器皿传到中国后,后来都发生变化,唐代后期就变了有中国特色的。还有一些纹样,如带异域文化色彩的摩羯,一般认为是印度及中亚地区文化特点,在唐代金银器里也出现,但在辽代很流行,特点是越来越象鱼,发生了变化。在金银器上可以看到许多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纹样。
  
  同样,中国的东西也流传到国外。日本正仓院有一批中国的器物,应是遣唐使、留学生、学问僧等归国带回去的,是当时中国最高水平的工艺品,可能主要是中国皇帝赏赐和贵族赠送的物品,这些东西被带回去后,都献给日本皇室,天皇一死,便都施舍给寺院,供奉大佛了,因为是皇帝给的,所以一直妥善保存流传下来。其中也有金银器,当然对日本的器物制造产生影响。
  
  唐安史之乱之后,路陆丝绸之路衰落,海上丝绸之路兴盛起来,但现在辽墓葬出土的玻璃器明显是伊斯兰玻璃,在辽代不大可能通过海路传过来,所以说北方草原丝绸之路有待进一步研究。
  
  四、社会运转的润滑剂
  
  金银器不可避免的参与当时的社会生活。西汉皇帝多以黄金赏赐臣下,动辄就是百金千金甚至万金、几十万金。霍去病攻西域归,皇帝赏四十万金。南朝宋明帝时,前方作战将士归来,当时国库空虚,他想赏赐的东西都没了,于是收缴宫女的金钗千枚,赏赐给立功的将士。唐代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秘密送金银器给尉迟敬德等大将,拉拢他们。天宝十年,安禄山生日,一次就得到皇帝贵妃赏赐金银器多件。
  
  中央和地方官吏向皇帝贡奉,金银器是主要物品之一,黄金白银本身的珍贵,再加上高超工艺技术,价值翻倍,但作为艺术品送礼也变得冠冕堂皇。由此可以看出金银器在当时上层社会生活中占有多么重要的位置。赏赐、进奉、贿赂等等,直接干预当时的政治生活。进奉中的竞相攀比,也促使金银器工艺水平的进步。汉唐经济的繁荣,对外交流兴盛,使金银器得以在更广阔的领域中,以更多样的形式发挥其功能。
  
  金银器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工艺品种和材料技术随着时代的前进发生艺术风格的演变,也反映出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唐前期及汉代、南北朝,器物的花纹多数都是在外面,宋代以后很多器物的花纹都是在里面,这种变化与人的起居生活有关。在晚唐之前中国人是席地而坐,席地而坐时不管是家具也好器物也好,看的视觉不一样,到晚唐以后家具逐渐有高桌高椅,起居生活的变化影响了整个器具的变化。整个社会生活发生很大的变化,当然会影响的器物的造型和纹样装饰。金银器的发展有其历史的传承性,在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土壤上产生并发展,形成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所以研究金银器,是通过其造型、纹样、工艺等特点,目标是研究当时社会。
  
  现在考古研究工作要想有新的高度,必须多方合作,包括绘图、整理、保护,每个环节都有新发现、新认识,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参与进去就有收获。器物是不会说话的哑巴,却比文字能说明的东西要多,我们要尽量获取最多的信息,通过它研究工艺、研究古人的观念,研究古人的审美,综合到一起,甚至可以研究政治军事。
  
  整理:史静惠
  
  

(责任编辑:admin)

艺术河南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艺术河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艺术河南所有。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的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并注明“来源:艺术河南”。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艺术河南)”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72小时内进行。

关于我们 | 媒体报道 | 广告刊例 | 联系热线 | 战略联盟理事会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站点地图 | 帮助HELP | 免责条款

版权所有 2001-2009 艺术河南(ARTHENAN.com) 最佳分辨率1024x768

穿越历史见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