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之旅

你现在所在的位置: 主页 > 学习之旅 > 在线讲座 >

河南史前陶塑艺术

时间:2009-08-25 11:47来源:河南省博物院 作者:张得水 点击: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继发明用火以来的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是人类发明史上的一大重要成果。从神农耕而作陶、舜陶于河滨,到宁封子为黄帝陶正、女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继发明用火以来的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是人类发明史上的一大重要成果。从“神农耕而作陶”、“舜陶于河滨”,到“宁封子为黄帝陶正”、“女娲抟土造人”,这些古代的制陶传说,记下了远古先民伟大的创造和贡献。从考古资料来看,在中原地区最迟在距今一万年以前,已经开始了陶器烧造的历史。陶塑艺术几乎是与制陶术同时发生和发展的。原始先民在抟泥作陶时,除了实现它的实用功能以外,已经从陶土捏制中发现了艺术创造的乐趣,加入艺术的构想,赋予陶器以丰富的原始文化内涵,为今人留下了琳琅满目的早期陶塑艺术作品。
  
  在河南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中,小件的陶塑动物与人形捏塑已经出现。这些处于初始状态中的作品,在质朴与草略中已经能够较准确地把握人物与动物的外部轮廓。目前发现最早的人形雕塑,出土于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河南裴李岗文化密县莪沟遗址之中,它也是迄今所知黄河流域年代最早的一件陶塑人像。这件陶人头,是由泥质灰陶烧制而成,高约4厘米,呈灰黑色,五官夸张,面颊丰满,肥鼻凹眼,颈下部分残缺,扁头平顶,前额陡直,突颏缩嘴,造型小而质朴、简略,塑造技法比较稚拙,但却能从略加锥划中达到传神的效果,而且给人的感觉完全是信手拈来,形象而真实,不失为一件原始雕塑佳作。从形貌特征看,可能是一位老年妇女的形象。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曾发现的一件陶塑人头像,距今有七千多年,一度被誉为中国最早的陶塑人头像。而裴李岗遗址的发现,无疑将陶塑人像的历史提前了一千多年。原始人由于受到表现技巧的局限,不可能惟妙惟肖地刻画整个的人物形象,只能用心灵的触角去感受,因此也造成了原始艺术中表现手法的高度写意性。就是这样的一个小件作品,却给予后人无限的想像空间。裴李岗的先民制作这件陶人头是来做什么的?原始的陶塑多半带有原始的宗教色彩,是古人一种社会需要。至今我们还没有搞清楚原始宗教行为的许多细节,只能根据现在已经知道的民俗学、民族学方面的材料,做出种种推测。但是,原始宗教曾经广泛地存在和流行的事实,已经在陶塑作品中展现开来。人形雕塑在史前艺术中无疑是最耐人寻味的,它或多或少地为我们传达了史前人类的生存信息。当没有语言和文字作为佐证时,面部神态就是释读史前人内心世界的最佳通道。从其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真实平易的自我,后代墓葬中的人俑,大概就肇始于此吧。
  
  裴李岗文化时期的泥塑动物,也同样质朴、简洁。红陶羊头、猪头等,虽不能把握动物整体动态,但对最主要的部位的准确再现,表现了原始人类对大自然的真切感受。出自于裴李岗遗址中的泥塑红陶羊面,虽然说形体较小,长仅7.5厘米,宽6厘米,塑造也较为简单,烧造技术受时代的局限,火候较低,但可以看出,已是形神俱备。整体作不规则的三角形,正中央一条中轴线突起作为鼻子,由轴线展开的两边作为面颊。寥寥数笔,简捷明快。出土的另一件陶羊头,则采用了不同的表现手法,重点不再是刻画羊的面部,而是突出长而粗壮的羊角。尽管说所表现的部位不同,但是都能抓住羊的基本特征。裴李岗文化时期陶羊头的出土,一方面反映了早期人类已开始将羊作为畜牧的对象,已学会了“拘兽以为畜”的方法,驯养绵羊和山羊,作为食物的重要来源和可靠的生活保障。这是人类社会生产的一大进步。在旧石器时代,猎取野生动物还是人们获取食物的重要手段之一,只是到了新石器时代以后,随着狩猎效率的提高,出现了驯养的动物。裴李岗文化遗址发掘物表明,随着定居农业的发展,当时人们已懂得了驯养家畜,家畜饲养业已经普遍存在。另一方面,从陶羊头左上角的穿孔来看,显然是为了系挂之用。
  
  在裴李岗遗址,不仅出土有陶羊头,而且还有陶猪头。其中的两件猪头,短嘴,张口,虽然刻画简单,但猪的形象已经是跃然而出。奇怪的是一件陶猪头刻有四个鼻孔,而另一件刻两个鼻孔。[2](图一:裴李岗遗址出土陶猪头)在裴李岗文化各遗址中,尤其是长葛石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猪骨,说明猪作为饲养对象,在家畜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另外,还发现了少量的狗骨、羊骨等。不管是陶猪头还是陶羊头,除了能形象地说明当时的家畜饲养情况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裴李岗人已经把它们作为财富的象征,或者是作为祈求家畜兴旺的一种礼仪用品。在举行重大活动时,供奉或悬挂猪头,如今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仍能找到实例。如土家族过春节要跳“摆手舞”。过去跳“摆手舞”时,要先在“摆手堂”挂三笼帐子,帐内挂猪头、猪肉;苗族将正月十五称为“猪头节”,杀年猪留下的猪头专门在这一天吃。裴李岗时期的先民们,十分重视猪、羊等家畜的生产,因此在长期生活观察中,熟悉了猪、羊等家畜的特征与习性,在烧制陶器的过程中,塑造出家畜的形象。虽然说作品表现出的造型简单,但特点鲜明,富有情趣。
  
  仰韶文化时期,是我国陶器制作工艺得到突飞猛进发展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陶器生产的突出成就是大量彩陶的出现,并成为新石器中期文化的一个特色。仰韶文化的陶塑艺术,自然也随着陶器生产技术的提高而提高。
  
  目前在河南众多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陶塑人物形象,仅在汝州洪山庙仰韶文化遗物中发现一例。在洪山庙遗址出土的一件陶缸的外壁,用黄泥塑有一人,遗憾的是因缸已残破,现仅存一腿及足,腿长13厘米,但从造型看,显然是陶缸是浮雕人物形象的一部分。[3]另外,还有一些表现人体器官的陶塑。如同样在洪山庙遗址,在W39:1号缸上彩绘裸体人物中,其小腹下用泥条塑出一男性生殖器,形体粗大,中间刻有较长的凹槽,代表尿道口,因为在平面上无法绘出男性生殖的立体形状,所以,只好用泥条塑出。又如在淅川下集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在相当于仰韶时代的文化遗存中,发现了陶祖。形似圆锥,前端较粗,并刻有凹槽一周,与男性生殖器相似。[4]这三件陶塑品,一个是直接在器壁上浮雕而成;一个是作为彩绘图案的辅助形式,用泥条塑出一立体感较强的男性生殖器;一个虽然是自成一器,但从刻划的一周凹槽看,有系挂的功能。从用途上看,有两件是作为实用陶器上的附加饰品而出现的。这也许是仰韶文化陶塑中的一个普遍的现象。因为在周边地区的仰韶文化遗物中,我们发现了同样性质的人像遗迹。如1954年—1957年陜西西安东郊半坡遗址曾出土1件陶塑人头,属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遗物,高4.6厘米,宽6厘米,泥质灰陶,面部略呈方形,五官多用泥条捏合,眼眶突出,鼻子高大,作嘴唇用的泥条已脱落,眼睛与耳孔均锥刺成洞,似为老年妇女头像;由头顶至颈部贯穿一孔,孔径7.7毫米,可能是插在某件陶器上或用于佩挂的饰物。又如1967年甘肃天水柴家坪出土人面像,为仰韶文化陶器上的附饰物。残高25.5厘米,宽16厘米,器胎为夹细砂的红陶,人面额际有隆起的披发,眼眶上方有修长的眉毛,上嘴唇刻画出人中,从双目间距较近、颧骨显著隆起等特征看,是中年或青年的头像。1973年甘肃秦安大地湾出土的人头形瓶,属仰韶文化遗物。全器仿佛一个伫立的女童。瓶高31.8厘米,细泥红陶质。瓶口塑成人头形,脸型若瓜子状;五官匀称,发式清晰,鼻翼微鼓,颇具生气。器身以优美的弧线作轮廓,器腹用黑彩绘出三列具有庙底沟类型纹饰特征之图案饰带。另在陕西商县和长武县分别采集到一件仰韶文化人头像壶。这些人像虽然表现的形式不同,但它们却有着共同的特征,即大多是作为器物的一部分或器物附饰物而存在,同样为泥条捏塑而成;为了表达某种效果,采用了锥的方法,如人物的眼睛与双耳,男性生殖器上的尿道口等。再结合洪山庙陶缸上彩绘的人物遗迹看,当时人在艺术创作中并不是追求人物整体形象的完美,而是着意表现人物的部分特征。如洪山庙遗址出土陶缸上的彩绘图案中,在M1W71上绘有一组人面轮廓;在W104上绘出人的手掌;在W42上刻意绘一个正在奔跑的人的形象,人物四肢俱全,但只画出外形轮廓,五官均不画出;另外在多个陶缸上绘成组的男根纹等。实际上,无论是泥塑人物形象还是彩绘的人物图案,可以说是异曲同工,表现出早期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和原始的宗教信仰。尤其是那泥塑和彩绘的男根形象,反映了生殖崇拜观念,是祈求人类繁衍生殖的实物例证。在原始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随着男子在生产中作用的增强,男子在生育中的作用也日益被重视起来和开始认识了。这一观念的转变,在早期“艺术家”的手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河南仰韶文化遗物中发现的陶塑动物形象,同样多数是附着于器物的耳、颈、口沿和器盖之上的,仍未脱出陶器的整体制作过程。出土于河南汝州大张的兽形器,作为器物盖钮的兽头,简洁中透出憨朴的神情。河南陕县庙底沟文化的三片残陶器上的捏塑壁虎,一件为细泥黑陶,壁虎身上的平行斜线纹和长而直的尾巴,都造成一种向前疾行的运动感;另外两片是塑于夹砂红陶器口沿部位,壁虎身上戳出很多小圆点,十分生动地表现出壁虎窜动、向器内窥探的动作。汝州洪山庙的绘彩陶缸上的浮雕壁虎,攀附于陶缸的口沿下,扁圆首,口微启,四肢对称曲伏于壁,神情专注,作欲捕猎物之状。整个形体经过刀刻削,棱角突出,造型准确。如果没有对实物的细致观察,不可能塑出如此鲜活的生命。(图二:洪山庙仰韶文化遗址陶器上泥塑壁虎拓片)W2:2泥质陶器盖的盖顶则用泥条塑一只小熊,熊首高昂,两耳较小,身体被捏作扁三角形,背外拱,体较厚,双腿并拢,伏于器盖,熊体可能代替鸟喙状钮使用[5]。W72:2盖钮,顶部用泥质红陶塑出一鸟,仅有首尾轮廓,下腹有与盖顶相接的痕迹。在淅川下王岗仰韶文化遗存中,发现有一件猪头形陶器纽,系器盖的握手部分,猪引颈、长吻,下颚部已残失,但造型仍十分生动。(图三:淅川下王岗仰韶文化猪头形陶器钮)此外,还有陶塑的鸟和蚕蛹。陶鸟嘴、足和尾部已残缺,但仍可看出昂首直立的鸟的轮廓;陶蚕蛹则为一扁平体,以八道弦纹等分为九节,虽然仅仅是寥寥数笔简单地刻画,但却紧紧抓住了蚕蛹的形象特征。[6]与之时代相当的淅川下王岗屈家岭文化遗存中,则发现有陶鸡和陶狗。陶鸡系以夹砂红陶制成,鸡长颈,颈根有一周圆窝,推测陶鸡可能是器盖上的握手装饰。陶狗系泥质黑陶制成,张口作吠状,四肢、尾部及头顶均残缺。以上介绍的这些动物造型,大多是陶器上附饰品,运用捏塑与锥划相结合方法制作,塑工粗放拙稚,但它们都是原始先民身边所熟知的动物形象。陶塑作者在狩猎和豢养家畜的活动中,通过长期观察,熟悉各种动物的特征与习性。因而,能创造出这些特点鲜明的动物形象。一方面,它反映了仰韶时代经济生活的状况,另一方面,也是原始先民某种观念和信仰的外在体现,同时也是新石器时代陶塑艺术中罕见的珍品。
  
  到了新石器晚期的龙山时代,人们对自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原始泥塑手法从过去的手工捏制发展到借助简单的工具进行刻画。1958年出土于河南陕县七里铺的龙山文化陶塑人面,刻于一块夹砂灰陶片上,系用人工捏塑和锥镂的方法塑造而成,右脸稍残,五官清晰,双目锥透成孔,这说明陶塑的手法和工艺较前都有所提高。1958年郑州上街铝厂出土的龙山文化灰陶人头,捏塑而成的长方形的面颊,窄额,鼻梁凸起,双耳、双眼、嘴巴皆戳刺成长方形孔,圆柱形长颈,给人一种粗朴的美。随着父权制的进一步发展,男性生殖崇拜的观念在这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在淅川下王岗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3件陶祖,塑造更为逼真,从一件陶祖根部有穿孔来看,当是用来佩挂的。(图四:淅川下王岗遗址出土龙山文化陶祖)这说明男性崇拜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陶塑动物类作品,在这一时期细部的刻画相对多了起来,形态更为逼真。如郑州市出土的陶猪头,临汝大张出土的黑陶狗、黑陶鸡,郑州出土的陶兽面,禹县谷水河出土的陶角形器等。
  
  陶塑是我国原始社会雕塑艺术的主要形式。但总的来说,原始社会的陶塑品发现的还不是很多。尤其是陶塑呈独立圆雕的就更为少见,大多数以器皿的形式出现,以增强器物的装饰效果。这也反映了我国原始陶塑艺术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完美结合,这种结合最成功的代表作品可以说是动物题材的陶塑。不论是陶塑的人像或是动物的造型,大部分作品是作为陶器的附属物而存在,这也许是早期陶塑普遍存在的一个特点,从而也说明陶塑艺术品的创作并没有脱离陶器的生产。在陶塑题材上,原始人所关注的是周围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如家畜、家禽和人类自身等,是人类对周围事物最直观的理解;尤其是由于狩猎及原始的家畜、家禽饲养活动是原始社会人们获取生存资料的一种重要手段,从而加强了人们对动物习性、形象特征的了解,所以在我国原始雕塑艺术中反映动物题材的占有很大的比例,并且在艺术上也取得了较大成就。在雕塑手法上,与原始的陶器制作技术相适应,采用捏塑的手法,塑造出物像的外部轮廓,细部用锥镂的方法,加以重点突出。原始先民对外界事物淳朴、直观而强烈的感受,迸发出了创作灵感,并烙印在各种陶器之上。也正因为此,在原始陶塑中表现出高度写意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人物或动物的刻画上,究其一点,不及其余。对一些特定局部进行重点刻画和不自觉的夸张,并理想化和神化。在人物的刻画上,着重于表现人面部的轮廓,尤其是眼、嘴部的刻画等。汝州洪山庙彩绘裸体人物中,为突出人的生殖功能,特意用泥条塑出男性的生殖器。在对动物的刻画中,同样是紧紧抓住动物的局部特征。二是情绪化特征。原始人在刻画事物时,受情绪的支配,收获的喜悦、狩猎的失败等都直接影响创作中刀痕的深浅、长短、力量以及对事物的描写。淅川下王岗的两件陶猪头,一件刻画为两个鼻孔,另一件则为四个鼻孔,表现出明显的情绪化特征,原始人以直觉塑造出了朴实的意象作品,可以说是抽象表现主义的萌芽。
  
  注释: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舞阳贾湖》,科学出版社,
  
  [2]开封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河南开封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简报》,《考古》1979年第3期。
  
  [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汝州洪山庙》,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
  
  [4]原长办考古队河南分队:《淅川下集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中原文物》1989年第1期。
  
  [5](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汝州洪山庙》,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
  
  [6]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淅川下王岗》,文物出版社,1989年。
  
  文件来源:河南省博物院
 

(责任编辑:admin)

艺术河南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艺术河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艺术河南所有。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的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并注明“来源:艺术河南”。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艺术河南)”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72小时内进行。

关于我们 | 媒体报道 | 广告刊例 | 联系热线 | 战略联盟理事会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站点地图 | 帮助HELP | 免责条款

版权所有 2001-2009 艺术河南(ARTHENAN.com) 最佳分辨率1024x768

穿越历史见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