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之旅

你现在所在的位置: 主页 > 学习之旅 > 走遍中原 >

钧瓷珍赏

时间:2009-09-16 20:56来源:河南考古 作者:孙利亚 点击:

钧窑紫红斑折沿洗 钧窑紫红斑折沿洗宋 高2.8厘米口径18.1厘米足径10.5厘米 洗板沿口,器壁矮,呈弧形,矮圈足。里外施天蓝釉,缀以紫红斑,口边及器里壁釉薄处微露胎色,底有三支

 

  钧窑紫红斑折沿洗

 
 
     钧窑  紫红斑折沿洗   宋
  
  高2.8厘米口径18.1厘米足径10.5厘米
 
  洗板沿口,器壁矮,呈弧形,矮圈足。里外施天蓝釉,缀以紫红斑,口边及器里壁釉薄处微露胎色,底有三支烧痕。
  
   
  钧窑天兰釉瓷炉(北宋)

 

  
  北宋钧窑天兰釉瓷炉
  
  1963年河南省禹县出土
  
  高13、口径14.3厘米
  
  炉之内外均施天兰色釉,炉内有对称的三块未施釉,乃其内套烧小件器物所致。釉质晶莹,釉色纯正。
  
  
  钧窑莲花型洗(宋)

 

 

  
  宋  钧窑莲花型洗
  
  尺寸:直径19.3厘米
  
  碗型为十二瓣绽放莲花,通体施满釉,釉质肥润,光洁剔透,玻璃质感强,内外壁均有冰裂纹,典雅美观。有诗句云:“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因此以莲花纹作为瓷器装饰,自唐以来就广为盛行;其特殊含义被佛门视为超凡脱俗之西方圣花。为古代经典器型,甚为珍贵。
  
    
  钧窑紫釉盘

 

  
  钧窑紫釉盘   宋
  
  高3.6厘米口径17.6厘米足径6.4厘米
  
  清宫旧藏
  
  盘口外撇,折腰,圈足。里外满釉,里为月白色釉,口沿及器外为玫瑰紫色釉,足边无釉,釉面有“蚯蚓走泥纹”。
  
   
  钧窑双耳罐

 

  
  钧窑双耳罐   宋
  
  高10.2厘米口径13厘米足径6厘米
  
  直口,鼓腹,款圈足。肩部两边有两圆系,天蓝色釉,口沿,足边及系侧面呈酱黄色,釉面有开片纹,釉层较薄,腹部左侧有一月牙形玫瑰紫釉印于腹壁,如同弦月挂空,别致清新。
  
   
  钧窑天青四系炉

 

  
  宋,钧窑天青四系炉,通高10cm,口径15cm,足高1.8cm,底径9.8cm
  
  淡蓝色的基调上透着几分豆绿色,四系之间各配有一朵绽开的花,上面还有窑变时产生的淡淡的紫色。足为齐足倒角,向外斜撇,器底无釉,露出灰褐色的胎体。
  
   
  明钧釉蟠桃水注

 

  
  晚明文集记载的「钧州窑」,以釉色多变见长。尤其是烧制于十六世纪晚期的钧窑,多半以宜兴的沙土做胎,烧出来的质量参差不齐。此件作品之釉色近似于明清所仿之「宜钧」,器形仿自像生的桃实,亦能与晚明陶瓷鉴赏相呼应。蟠桃水注,果实饱满,器内中空,桃实尖端开孔为流口,攀附其上的枝蒂,上端开孔为注口。通体施天蓝色釉,于转折积釉处,釉色较蓝,器表满布黄色、白色斑点及局部因沾染灰尘而产生的渍点,仔细观察尚能发现果实器身刻写有「万寿齐天」,底有三枚支钉痕。
  
  高10.3公分
  
   
  元代钧窑盘

 

  
  元代钧窑盘
  
  高3.9厘米,口径16.4厘米,足径6.3厘米(中华鉴宝网)
  
  
  官窑钧瓷三足托盆(宋)

 

  
  宋官窑钧瓷三足托盆
  
  尺寸:口径18.7cm;足径12cm;高7.12cm
  
  该器高7.12厘米、口径18.7厘米、底径12厘米。葵口板沿,浅腹平底,下有三如意状足。足、底刷酱色护胎釉,余皆施满釉,内呈天青,外壁窑变成玫瑰紫花釉,流淌自生,窑变美妙。内壁出现有大的开片,整器百葵口,盆腹呈瓜棱状,底部刻有“二”字。乃宋代钧窑之精品,维传世已久,不慎摔成两半,但可复原,由于传世稀有,也不失为宋钧官窑之罕见精品,有赵青云鉴赏证书。
  

 

  
  北宋钧窑天兰釉瓷炉
  
  1963年河南省禹县出土
  
  高13、口径14.3厘米
  
     炉之内外均施天兰色釉,炉内有对称的三块未施釉,乃其内套烧小件器物所致。釉质晶莹,釉色纯正。
  
    
  钧窑三足洗(宋)

 

  
  宋钧窑三足洗
  
  钧窑在我国制瓷史上第一次成功地运用氧化铜呈色剂,在还原焰的气氛中烧成了红色釉。它为元代的釉里红和明、清铜红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洗内外施釉,内呈天蓝色,外呈美丽的玫瑰紫色,当是北宋宋徽宗时的宫廷用器。
  
    
  鼓钉三足洗

 

  
  宋钧窑鼓钉三足洗
  
  高9.2厘米,口径24.3厘米,足距16厘米
  
    
  金堂钧窑
 

 
 
  [1]
  
  金堂钧窑有限公司主营钧瓷,兼营仿古瓷,官瓷。董事长李海峰为河南省陶瓷工艺美术家,毕业于郑州大学,高级经济师,其父亲李金堂为河南省陶瓷工艺美术大师,其母亲为高级工程师,全国优秀妇女。多年以来,一直潜心挖掘钧瓷古韵,把钧瓷的古朴与现代的灵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作品在继承了唐钧的凝重,宋钧的淡雅,元钧的粗犷,明钧的艳丽,清钧的飘逸的同时,融入现代美观念,创作了古朴典雅,自然天成的钧瓷风格。
  
  金堂钧窑有限公司的钧瓷作品,造型优美,古朴端庄,以传统的观音瓶,将军瓶,双龙荷口瓶,玉净瓶为主的50余种瓶型,兼有碗,盘,尊,洗,炉,鼎,壶,花盆,动物,人物,文房四宝等各种造型的产品,更是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
  
  金堂钧窑有限公司所烧制的产品,釉除了传统的拉丝红,天青,月白釉色还研制了:满天星,白云釉,花釉等十几种釉色,青如蓝天,晶莹润泽,清雅素静,月白如美玉,玲珑剔透,美不胜收,深红如海棠,艳而不娇,红而不俗,紫红似玫瑰,娇艳欲滴,光彩夺目。
  
  满天星釉色以蓝,紫,红为底色,釉面上呈现雪花般的星星点点,好似夜暮烟火,又似万树梨花,还似那四散杨花般的离人之泪,有诗云:“高山云雾霞一朵,烟光凌空星满天”“谁道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白云釉的釉面流动感极强,似云雾朵朵,蓝云片片,五彩交汇,相映生辉,诗云:“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紫翠忽成岚”,“细雨烟花丝缕缕,云霞薄雾影轻轻。”花釉浑然天成的釉面给人一种朦胧悠荡,山雨欲来的感觉,随着观者丰富的想象,呈现出寓变万千的神奇景观,如高山云海,峡谷飞瀑,岚江暮景等,诗云:“乍看香雾琼花放,忽听流泉峡谷来”。“最是山光岚影妙,霞呈万户云楼景”。郑州晚报、河南日报、河南商报、河南科技报、许昌广播电视报及河南电视台、许昌电视台等诸多媒体对公司的情况都作了相关报道。
  
  此外,公司为公安部定制生产“正义尊”“盛世尊”,产品构思巧妙,造型寓意深刻;为许昌公安局生产的专用礼品“莲城卫士”宝剑与玉壁结合象征权力和和平的统一;为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生产的“鼎新尊”,寓意继承传统,锐意改革;深得产品用户的好评。中华药交会也选用我公司的观音瓶作为馈赠贵宾的礼品。
  
  金堂钧窑有限公司“以诚信为本,以技艺促发展”,愿借钧瓷神韵广结四海宾朋,共创钧瓷事业的空前辉煌!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钧窑月白釉尊

 

  
  钧窑月白釉尊宋
  
  高21.5厘米、口径23厘米、足径13.5厘米
  
  清宫旧藏
  
  尊仿古铜器式样,广口,口以下渐敛,圆腹,圈足,颈与腹部高度相当。通体月白釉,釉面开有细纹片。此尊造型端庄、古朴,釉色纯净典雅,底刻有“二”字标记,并有五孔,为宋代宫廷使用的陈设用瓷。
  
    钧窑莲花式注碗

 

  
  钧窑莲花式注碗宋
  
  高13.5厘米口径18.9厘米底径9.1厘米
  
  一九七三年辽宁省建平县三家子乡出土
  
  辽宁省博物馆藏
  
  口呈八曲莲花式,花瓣尖外撇,深腹,圈足外撇。灰瓷胎。里外满施天青釉,釉面有棕眼,足露胎。器内底有一圈刮釉露胎[俗称澀圈],此器釉色纯正润泽,实属珍品。
  
   
  钧窑玫瑰紫釉葵花花盆

 

  
  钧窑玫瑰紫釉葵花花盆宋
  
  高18.2厘米、口径26.7厘米、足径13.3厘米
  
  清宫旧藏
  
  盆呈葵花式,敞口,折沿,口沿起边,深腹,足为葵花式圈足,与口沿和器身花瓣一一相对。外壁通体为窑变玫瑰紫釉,口沿下流釉明显,边、足和凸棱釉薄呈酱色,使花盆自然分出花瓣型,器表布满橘皮纹。器里口沿处呈玫瑰紫釉,口沿以下渐呈天蓝色釉,这是因花盆较深,在烧制过程中,由于窑内温度的略微差异,使釉中所含氧化金属的还原程度有别,致使釉的呈色不同。整件花盆利用釉色和器型的变化,使原本单一的造型显得多姿多彩,体现了皇家御用陈设器豪华、高贵的气魄。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瓷器的制作,不仅讲求器物的实用价值,更注重器物的造型和釉色美,为后世瓷器釉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器底有五孔,并刻有标识器物大小的数字“三”
  
    
  钧窑天蓝釉单柄洗

 

 

  
  钧窑天蓝釉单柄洗宋
  
  高7.3厘米口径20厘米足径6.7厘米
  
  清宫旧藏
  
  洗长圆形,一面凸出折沿,沿下有一环形耳,通体满釉,釉呈天蓝色,底有三支钉烧痕。
   
  北宋钧窑碗

 

  
  北宋钧窑碗
  
    
  天蓝弦纹三足炉

 

  
  元钧窑天蓝弦纹三足炉
  
  圆口,口沿一道窄边,直筒深壁,平底,外挖一圆形浅槽,三短足。通体罩施天蓝色釉,外壁釉下装饰弦纹两道,胎厚釉浓,口沿一道米黄边,边棱呈褐黄色,三足底无釉,加涂酱色护胎汁,其中一足伤缺,露出灰色胎。
  
  高8.6公分口径11公分底径8公分
  
    
  钧窑天蓝釉长方花盆

 

  
  钧窑天蓝釉长方花盆宋
  
  高5.5厘米、口18.8*15.2厘米、底宽15厘米
  
  口微外侈,折沿,边呈长方形,委角,腹壁较浅,腹下为四云头足台座。花盆内,外均为天蓝色釉,边、棱釉薄处呈酱色,底为酱色,并刻有数字“九”,底部对称两角原有两个渗水孔,已被填平。由于花盆胎体厚重,为防底心塌陷,采用一圈支钉支烧。此件花盆造型颇似青铜器。
  
    
  钧窑天蓝釉仰钟花盆

 

  
  钧窑天蓝釉仰钟花盆宋
  
  高17厘米、口径23厘米、口径12厘米
  
  口微撇,深腹,圈足。外表为天蓝和玫瑰紫色的窑变釉,里为天蓝色釉,口沿,足边釉薄处呈酱色。底刷酱色釉,有五孔,作渗水之用,并刻有标明器物大小的数字“六”。
  
  花盆的外型如同一座倒置的古钟,深沉而古朴。此件花盆为河南禹县官产品。钧窑生产的花盆品种很多,有葵瓣式、菱花式、莲瓣式、长方形等等,均为宫廷陈设用器,做工非常考究,造型独特且极尽变化。此件花盆整体造型沉稳、朴实,器表天蓝和玫瑰紫和釉交相辉映,典雅绚丽。
  
   
  钧窑菱花口盘

 

  
  钧窑菱花口盘宋
  
  高3厘米口径19厘米足径6.5厘米
  
  六菱花口形,浅腹,圈足。釉厚,里外施月白釉,口沿,边釉薄处为酱黄色。
  
   
  钧窑小盖罐

 

  
  钧窑小盖罐宋
  
  高9厘米口径6.2厘米足径4.8厘米
  
  敛口,鼓腹,重心在下腹部,宽圈足。带盖,盖有一钮,釉呈天蓝色,口,边釉薄处为酱黄色釉。造型敦厚,有微小变形,为钧窑的民间作品。作工不如官钧产品讲究。
  
    
  钧窑天蓝釉盏托

 

  
  钧窑天蓝釉盏托宋
  
  高5.6厘米口径5.9厘米足径4厘米
  
  碗与托连烧,碗口微敛,瘦底托盘,圈足中空,里外均为天蓝色釉,足边无釉,碗口边及托盘边釉薄处呈酱黄色。
  
      
  钧窑玫瑰紫釉海棠奁

 

 

  
  钧窑玫瑰紫釉海棠奁宋
  
  高5厘米、口13.8*17.4厘米、足距8厘米
  
  整体作四瓣海棠式,敞口,折沿,口沿起边,浅腹,四云头足。器表为玫瑰紫釉,器里釉呈月白色,口沿和足釉均为酱色。器物的釉层比其他官钧窑产品稍薄,底有圈支钉烧痕,刻有数字“八”,表明这件器物为同套器物中的较小者。此件海棠奁与海棠花盆配套使用,即上承花盆作盆托用。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鸡心罐(宋)

 

  
  尺寸:高8.5cm
  
  估价:HKD1,500,000-1,800,000
  
  成交价:RMB1,796,700
  
  拍卖日期: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2000-10-31
  
    
  钧窑月白釉出戟尊

 

  
  钧窑月白釉出戟尊宋
  
  高32.6厘米、口径26厘米、足径21厘米
  
  清宫旧藏
  
  此件出戟尊为宋代宫廷使用的典型陈设用瓷。造型仿古铜器式样,口沿外撇,颈部束收,鼓腹,下接喇叭形圈足。体饰方棱三层,每层饰以四道相同的扉棱,俗称“出戟”,口、颈部位胎骨较薄,腹以下厚重。通体胣月白釉,釉色较匀,釉表面有棕眼,边棱釉薄隐露胎色,使棱角更显分明,突出了尊的古朴,庄重感。
   
  钧窑天蓝釉六方花盆

 

  
  钧窑天蓝釉六方花盆宋
  
  高13.1厘米、口22.5*15.2厘米、底13.47*8.4厘米
  
  清宫旧藏
  
  盆呈六方形,折沿,深腹,六足。里外施天蓝釉,口沿,边棱釉薄处呈酱黄色,底刷酱釉,有六孔,刻数字“八”,标明其为同套花盆中的较小者。此花盆为河南禹县官钧产品。钧窑生产大量的花盆以供御用,形式多样,有葵瓣口式,海棠式、菱花口式,莲瓣式,六方形等等。花口花盆的制作,从制坯、成型到烧制成功,对当时仅凭经验掌握窑内温度火修的窑工来说,每一环节都是极为不易的。一件成品,不知伴随着多少废品,从中也可以看出官窑产品的不惜工本,精益求精。也因而才给后人留下许多精美的传世工艺品,此件六方花盆即其中之一。
   
  钧窑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

 

  
  宋钧窑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
  
  高15.8cm,口径22.8cm,足径11.5cm。
  
  花盆呈六瓣葵花式。折沿,沿边起棱,深腹,圈足。内外施釉,口沿以内呈灰蓝色,外壁呈玫瑰紫色,口沿下流釉,凸棱处釉薄呈酱黄色。外底呈深浅不同的酱色,有5个圆形渗水孔,刻有标识器物大小的数目字“七”,并有清代造办处玉作匠人所刻“建福宫”、“竹石假山用”款识。
  
  此花盆造型优美端庄,曲线起伏婉转,器里的灰蓝色釉与外表的玫瑰紫釉相映成辉,宛如一朵盛开的葵花,令人回味。器底清代造办处的刻字,表明了此件花盆在清宫中的具体用途,十分可贵。
  
    
  官窑钧瓷三足托盆(宋)

 

  
  宋官窑钧瓷三足托盆
  
  尺寸:口径18.7cm;足径12cm;高7.12cm
  
  该器高7.12厘米、口径18.7厘米、底径12厘米。葵口板沿,浅腹平底,下有三如意状足。足、底刷酱色护胎釉,余皆施满釉,内呈天青,外壁窑变成玫瑰紫花釉,流淌自生,窑变美妙。内壁出现有大的开片,整器百葵口,盆腹呈瓜棱状,底部刻有“二”字。乃宋代钧窑之精品,维传世已久,不慎摔成两半,但可复原,由于传世稀有,也不失为宋钧官窑之罕见精品,有赵青云鉴赏证书。
  
    玫瑰紫釉菱花式花盆托

 

  
  宋钧窑玫瑰紫釉菱花式花盆托
  
  高5.9厘米,口径19厘米,足距10.5厘米
  
    
  印花:钧瓷的另一种装饰手法

 

  
  众所周知,宋代钧窑瓷是以五彩缤纷、艳丽绝伦的釉色美取胜。以氧化铜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下烧制出红中有紫、蓝里泛青、青中透红等五彩渗化、交相辉映的国之瑰宝——钧瓷。宋代钧窑瓷,它那浑厚端庄的器型和艳丽无双的色彩让历代藏家魂牵梦萦。
  
  殊不知宋代钧窑还有另外一种装饰手法——印花。在许昌博物馆的历史文物陈列中就有一件印花的宋代钧窑瓷盘(上图)。这件出土于河南禹州的宋代钧窑瓷盘直径20厘米,底部留有3颗支钉痕,是采用通体施釉支烧法烧制而成的。盘内除大片的茄皮紫斑外,在盘心还印饰了3朵团菊,让美丽的色彩锦上添花。
  
  印花这种技法是宋代定窑、耀州窑、汝窑、临汝窑等窑口常见的装饰手法,其制作过程是先用高岭土制成碗、盘内心的模具,模具上雕出各种题材的花纹,入窑素烧成“花头”待用,在拉制成型的器物内用力压印出花纹后上釉入窑烧制成型。印花工艺的使用,不但给器物增加了美感,也大大提高了产量。
  
  从考古发掘或传世的宋代钧窑来看,这种印花的宋钧极少见。我国著名古陶瓷鉴定专家耿宝昌、张浦生先生在国家一级文物确认时,对该器大加赞赏。禹州以西的郏县、宝丰、鲁山、汝州、南阳等地,在唐宋时期有上千座陶瓷生产作坊,涌现出如黄道窑、段店窑、扒村窑等民间名窑。窑工们用精湛的技艺和勤劳的双手,创造出让人们赏心悦目、爱不释手的国之瑰宝,在中国陶瓷史上写下了灿烂的篇章。这件印花宋代钧窑瓷盘,也许是窑工们相互切磋技艺的产物吧!
  
     
  钧窑鼓式三足洗(宋)

 

  
  宋钧窑鼓钉三足洗
  
  高9.2cm,口径24.3cm,足距16cm。
  
  洗敞口,浅弧壁,外壁口沿下和近底部均装饰鼓钉一周,分别为21枚和18枚。平底,下承以三个如意头形足。外底刻有标明器物大小的数目字“一”。通体内外施釉,内施天青色釉,青中泛白;外壁釉色蓝中泛紫,绚丽夺目。
  
  鼓钉洗是钧窑瓷器中常见的造型品种,这种富于装饰性的器物配以如意头形足活泼轻巧,匠心独具。此为宋代宫廷陈设用瓷。
  
    
  钧窑天蓝釉鼓钉三足洗

 

  
  钧窑天蓝釉鼓钉三足洗宋
  
  高11.5厘米、口径25.2厘米、足距16.5厘米
  
  洗外浅式,口、底均内敛,底承以三云头足,近口沿处凸起弦纹一周,洗外口下及底边各环列鼓钉纹一周,上为二十三枚,下为十九枚,足外各凸起鼓钉两个,绕底一圈支烧痕,并刻有“一”字标记及“养心殿”、“长春书屋用”八字铭文,为清代造办处玉作匠人所刻。整件器物釉呈天蓝色,器里有细小开片。此洗古朴、大方,为宋代宫廷的陈设用瓷。
  
   
  珍奇瑰宝--钧瓷

 

 

 

 

  
  钧瓷是我国陶瓷中的珍奇瑰宝,我国古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起源于河南省禹州市神后镇,始于唐,盛于宋。北宋徽宗时(1101-1125)成为御用珍品,并在禹州城北“古钧台”附近设置窑,烧制宫廷用瓷,故窑名“钧窑”,瓷名“钧瓷”。
  
  我国瓷器源远流长,从商、周的原始青瓷起,经秦、汉、南北朝的摇篮期,到唐代得到飞速发展。当时,在河南更是窑业昌盛,种类繁多,釉色艳丽,禹州市神后镇的下白峪村和苌庄乡等地,先后烧制黑、褐釉高温窑变花瓷,被陶瓷学家称为“唐钧”,它为宋代钧瓷开启了先声。北宋工匠在唐代花瓷工艺的基础上,创烧成功了窑变铜红釉——钧瓷,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而驰名于当世,进入宋代名窑的行列。迄今为止,在禹州境内已发现北宋钧窑遗址多达40处,尤以神后镇大刘山下最为集中。禹州现存最早的《钧州志》中说:“瓷窑在州西大刘山下。”
  
  靖康之变(1126年),宋室南迁,钧官窑停烧,钧瓷一时间受挫。到金、元时代,钧瓷有了新的发展,各地争相仿制,风靡一时,钧窑播火全国。元末明初,因战乱和灾荒,钧窑生产渐衰。明、清时期,制瓷中心南移,北方诸名窑衰退,钧窑也基本停烧。清朝晚期,钧瓷复苏。到光绪三十年(1904年),神后镇烧制钧瓷者已有10余家。民国年间,因战乱、灾荒频繁,钧瓷生产举步唯艰。至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后,因大旱和政局混乱,艺人外流,钧瓷生产趋于停产状态,新中国成立后,钧瓷事业进入新的历史时期。1955年,钧瓷又在它的故乡——禹州市神后镇得到恢复。
  
  古有民谚:“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现在民间又有新的谚语:“雅堂无钧瓷,不可自夸富。”收藏几件钧瓷,是人们梦寐以求的事。
  
  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钧瓷艺术发展到今天,人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在不断创新。而说到创新就不能不说说晋佩章老人。晋佩章家住河南省禹州市神后镇,这地方是中国钧瓷的故乡。神后镇与中原其它地方相比差异不大,山野、房屋、炊烟以及朴实的乡民。人们辛勤地劳作、生活。唯有差异的是,制瓷资源丰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自唐、宋以来即在此取土造瓷,历经千年,形成了独特的地方风格。俗话说:“货出地道”,在郑州筹资办厂试烧钧瓷的均以失败告终。故有人赞:“神后钧瓷好,黄土变成宝。”国内外有关人士、艺术家、政要等人物均光顾过这里。镇上人家几乎都会烧制钧瓷,经济收入可观;与钧瓷有关的公司、工厂一家一户地开着,这在世界上也仅此一地了。晋佩章不是神后镇上土生土长的钧瓷艺人,准确地说他是一位知识分子,是一位1948年就参加革命,在人民解放军队伍上工作多年的转业军人。
  
  晋佩章烧钧瓷为的是搞研究,按他的话说:“钧瓷,这一把泥的活儿,并不简单。我研究它的目的是为了‘人亡艺不亡’。”晋老先生于1962年开始着手钧瓷艺术研究,风里来,雨里去,四方寻找访遍了古代钧窑遗址,搜集整理了大量的钧瓷资料,有的可以称世间钧瓷资料绝品。在他的家里,从唐宋元明清各个时代出产的钧瓷标本一应俱全,全国各地钧窑遗址、特别是河南省禹州市一百六十多个窑址上的标本更是完整无缺。这些珍贵的资料令外国专家求之若渴,但晋佩章两手一摊,微笑着说:“这些都属于中华民族,不是我私有财产。”岁岁年年,花开花落,晋佩章埋头于这些古旧钧瓷资料之间,千百遍烧制各种钧瓷以求研究新的成果。他经过反复考查论证,把钧瓷始于唐代的历史向前推了200多年。由他独立撰写的《钧窑史话》一书填补了我国钧窑历史的空白。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更是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这位沉醉于“一把泥的活儿”中的老人,还是清华大学、浙江美院等大专院校的研究生指导老师呢!
  
  在神后镇一条弄堂深处,晋佩章的家看上去一点也不奢华。独特的中原式建筑上苔藓落脚屋顶,古老的树木映衬着院子,鸟儿飞去飞来;更显其幽静雅致。晋老先生家里所用的茶炊什物均是钧瓷,可以说,他家又是极其奢侈的了。
  
  晋老先生说:“宋瓷只能说是空前的,但不能说是绝后,还有继续研究的价值。但我追求的不仅仅是学古人那样的色变和温变,主要是在不同光照下的变色效应。”
  
  九十年代后期,钧瓷行业中液化气窑炉烧造钧瓷已蔚然成风,改革大潮势在必行,百分之八十的钧瓷厂家都在改造或新建液化气窑炉烧制钧瓷,这是在钧瓷烧造上的重大改革和新的奉献,通过实践证实液化气窑炉烧造钧瓷具有很多优点:成品合格率高达90%以上;不用匣钵加大了窑炉容量多出产品;不用固体燃料消除了烧碴;减轻了劳动强度;缩短了烧窑时间;烧窑技术易于掌握。但液化气窑烧制的钧瓷产品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液化气窑炉烧制的钧瓷,色彩比较鲜活洒脱,虽说是百分之百的成色,看起来比较粗俗、显假、没有煤烧钧瓷釉色浑厚深沉,含蓄玉润晶莹,艳而不娇,红而不俗。即是精品色纯无杂,但亮度太大,缺乏韵味,火辣辣的火气十足,已失去了钧瓷的固有特色进入了铜红釉的范畴。但为钧而不识钧瓷优劣的青年人所喜爱;传统钧瓷使人感到端庄肃穆,安祥活泼、产生遐想,如置身于深山密林之中,诗情画意油然而生。
  
  也许是受钧瓷艺术魅力影响,晋老先生全家人都在从事这一把泥的艺术活儿。老伴、儿女都是烧制钧瓷的行家里手,为的是配合晋老做钧瓷艺术研究。这一家子都是那么沉默少言,埋首做事。这也难怪,从事这么神秘的钧瓷艺术研究,心中其实是最明亮的,从那一件件精美的钧瓷艺术品中不难看出,这家人心中的语言魅力了。
  
  在晋老先生装窑的日子,全家人都忙着选坯,装坯。他们小心翼翼地把各种器形搬出来,这些形态各异,大小不等的器形都要经过晋老先生检查一番后再装窑。不满意的器形,晋老一锤敲碎,面无表情,活脱脱一个法官姿态。好的器形是装在一种土盒子里再入窑点火烧制的。晋老用专门观测火色的仪器一边往窑里细看一边讲解:“窑变很关键,烧制钧瓷自古就有十窑九不成和生在成形死在烧成之说。窑变最难让人预料,就象生下的娃,俊、丑、男、女,既让人兴奋又使人不安。现在窑温是1300°C,窑已烧成,古代是1260°C,与现在正负20°C左右。由于现在窑炉已改变,烧的温度较高。”晋老还挺诗意地说:“这行当,有意思,可以说是泥土与火焰的梦。”
  
  出窑的日子是令晋老先生激动的时刻。窑门打开了,晋老先生细心地戴着手套将一件件釉色美妙,瓶体完好的钧瓷艺术品捧出来,在阳光下细细看着,高兴得像个孩子。他指着一件件钧瓷艺术品说:“这些都是同着一种釉入窑的,入窑一色出窑万色。”
  
  钧瓷的绝妙之处就在于这种难以让人预示的窑变,就是以“钧瓷成对入窑,窑变无双出炉”的艺术境界给人无穷的艺术享受。
  
  晋佩章在钧瓷艺术研究的道路上历经了太多的艰辛,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痛楚,使他更淡于功利,甘于寂寞。他把所有的研究成果置于新修的屋子里,自己却仍住在潮湿的土屋中。在老先生钧瓷研究艺术品陈列室里,满屋五光十色的钧瓷艺术珍品和墙上挂着的中外书画,艺术家、名人题给他的字画作品,交相辉映,构成了世间绝无第二的艺术宝藏之地。如今,泥土与火焰的梦在他心中不知又产生了多少关于钧瓷艺术的梦想,更不知他那三个愿望:“一是建一个电脑控制的钧窑,二是烧制不同光线下产生变色效应的钧瓷珍品和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钧瓷艺术研究中心”都实现了吗?
  
    钧窑天蓝釉六方花盆

 

  
  钧窑天蓝釉六方花盆宋
  
  高13.1厘米、口22.5*15.2厘米、底13.47*8.4厘米
  
  清宫旧藏
  
  盆呈六方形,折沿,深腹,六足。里外施天蓝釉,口沿,边棱釉薄处呈酱黄色,底刷酱釉,有六孔,刻数字“八”,标明其为同套花盆中的较小者。此花盆为河南禹县官钧产品。钧窑生产大量的花盆以供御用,形式多样,有葵瓣口式,海棠式、菱花口式,莲瓣式,六方形等等。花口花盆的制作,从制坯、成型到烧制成功,对当时仅凭经验掌握窑内温度火修的窑工来说,每一环节都是极为不易的。一件成品,不知伴随着多少废品,从中也可以看出官窑产品的不惜工本,精益求精。也因而才给后人留下许多精美的传世工艺品,此件六方花盆即其中之一。
  
   钧窑玫瑰紫釉海棠形洗(宋)

 

 

  
  宋钧窑玫瑰紫釉海棠形洗
  
  高4.7厘米口径17.5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敞口,折沿,口缘起边,浅腹,四云头足。整器作四瓣海棠花式,与海棠花式盆配套使用。釉色紫红似玫瑰,[蚯蚓走泥纹]蜿蜒沿於器身之外,器底塗芝蔴酱釉,支钉呈环状分佈,是典型的北宋器物。(来源:中华鉴宝)
  
    
  钧窑玫瑰紫釉葵花洗

  
  钧窑玫瑰紫釉葵花洗宋
  
  高8.1厘米、口径21.6厘米、足距13.7厘米
  
  清宫旧藏
  
  敛口,折沿,鼓腹,底出一边,并承以三云头足。洗呈葵花式,外釉为玫瑰紫色,口沿、底边釉薄处呈酱色,里为天蓝色釉。造型敦厚,古朴。釉层较厚,胎体厚重,为避免烧成中塌底,底用一圈支钉支烧,并刻有标明器物大小的数字“七”
  
    
  宋钧窑盘

 

  

  
  均窑海棠式洗盆奩

 

  
  钧瓷起源于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那里地处山区自然资源丰富,有“南山煤,西山釉,东山瓷土处处有”之传说。据实践,生产钧瓷如果离开这些条件,在任何国家都不会成功。
  
  钧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与汝、官、哥、定诸窑并驾齐驱。钧瓷造型端庄,窑变美妙,色彩艳丽,五彩缤纷,又为诸窑之冠。
  
    
  北宋至金钧窑茶盏带托

 

  
  北宋至金钧窑茶盏带托12世纪
  
  H:4.2CM(BOWL),H:3CM(CUPSTAND)
  
    
  元代其他地方窑瓷器

 

  
  元代(1271~1368年)景德镇及龙泉窑以外的地方窑瓷器。比较著名的有河南钧窑、河北磁州窑及山西霍窑等,元代烧制钧釉瓷的窑址分布很广,河南以外,河北、山西等省也有烧造,窑址数量及分布面积大大超过宋代,形成一个庞大的钧窑体系。在北京元大都遗址的发掘中,钧窑瓷片的数量在各窑口瓷器中占第二位;出土钧窑瓷器的元代墓葬及遗址遍布北方各省及自治区。元代钧窑系瓷器的造型有碗、盘、瓶、炉、罐、执壶、花盆、杯、钵、高足碗、梅瓶、枕等。釉色以天青、天蓝为主,有的饰以紫红色彩斑。元代磁州窑继续生产传统品种、烧制磁州窑风格瓷器的瓷窑遍及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江西、甘肃、陕西等省。产品以白瓷及白地黑花瓷为主,其黑花色彩偏褐,不如宋器黑亮,器形以大罐、盆、瓶类居多,各种形式的碗、盘、杯、碟、壶、枕等也十分普遍。装饰题材有人物故事、婴戏、龙凤、飞禽、鱼藻、花卉等,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形体硕大、胎体厚重是元代磁州窑瓷器的时代风格。山西霍窑以烧制仿定窑白瓷为主,装烧方法采用支钉叠烧,盘、碗内底及底足一般留有5个小支钉痕,与定窑不同,具有明显的地方风格和时代特征。
  
   钧瓷“斗笠碗”赏析

 

  
  斗笠碗盛行于宋、金时代,敞口、斜腹、小底足,倒置像斗笠,其口径18.5厘米,足径4.3厘米,高约5厘米。手工拉坯成型,底厚往上渐薄,器壁有拉坯时形成的轮指痕,圈足旋痕明显,削足不过肩,足端平切,墙厚适中,内墙稍外斜。从此碗口沿小崩口可看到糯而灰色的胎质,圈足黄褐色杂有褐色斑点,底中部有一小块厚钧釉点。
  
  碗的内外施乳浊状天青厚釉,釉面晶莹玉润,有开片;釉中气泡稀疏,密布细棕眼并杂以黑疵点和墨点。口沿釉薄形成一圈黄褐色杂以褐焦点的碗口,若“金扣”。外壁釉止圈足,流淌不齐,在胎釉交接处形成一圈褐黑色界线。
  
  由于钧瓷是先素烧,再多次上釉,此碗在内壁一侧的青釉上用铜花汁拓以蝶状斑块,烧成后呈紫红色,并在斑块内布淡色菟丝子状密点,使该蝶斑显得轻灵栩然,美不胜收。
  
  笔者将此碗定为金代产品,理由如下:
  
  1、此碗没有宋钧“蚯蚓走泥纹”和“芝麻酱釉底”的特征,而具有开片和墨点的金钧特色。
  
  2、此碗胎质似宋钧,而优于元钧的粗松胎质。
  
   
  五大名窑瓷器之钧瓷

 

  
  钧瓷是我国陶瓷中的珍奇瑰宝,我国古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起源于河南省禹州市神后镇,始于唐,盛于宋。北宋徽宗时(1101-1125)成为御用珍品,并在禹州城北“古钧台”附近设置窑,烧制宫廷用瓷,故窑名“钧窑”,瓷名“钧瓷”。
  
  我国瓷器源远流长,从商、周的原始青瓷起,经秦、汉、南北朝的摇篮期,到唐代得到飞速发展。当时,在河南更是窑业昌盛,种类繁多,釉色艳丽,禹州市神后镇的下白峪村和苌庄乡等地,先后烧制黑、褐釉高温窑变花瓷,被陶瓷学家称为“唐钧”,它为宋代钧瓷开启了先声。北宋工匠在唐代花瓷工艺的基础上,创烧成功了窑变铜红釉——钧瓷,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而驰名于当世,进入宋代名窑的行列。迄今为止,在禹州境内已发现北宋钧窑遗址多达40处,尤以神后镇大刘山下最为集中。禹州现存最早的《钧州志》中说:“瓷窑在州西大刘山下。”
  
  靖康之变(1126年),宋室南迁,钧官窑停烧,钧瓷一时间受挫。到金、元时代,钧瓷有了新的发展,各地争相仿制,风靡一时,钧窑播火全国。元末明初,因战乱和灾荒,钧窑生产渐衰。明、清时期,制瓷中心南移,北方诸名窑衰退,钧窑也基本停烧。清朝晚期,钧瓷复苏。到光绪三十年(1904年),神后镇烧制钧瓷者已有10余家。民国年间,因战乱、灾荒频繁,钧瓷生产举步唯艰。至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后,因大旱和政局混乱,艺人外流,钧瓷生产趋于停产状态,新中国成立后,钧瓷事业进入新的历史时期。1955年,钧瓷又在它的故乡——禹州市神后镇得到恢复。
  
  古有民谚:“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现在民间又有新的谚语:“雅堂无钧瓷,不可自夸富。”收藏几件钧瓷,是人们梦寐以求的事。
  
    
  均窑月白釉紫斑莲花式碗

 

  
  窑址在河南省过去的均州,现在的禹省。均窑釉色有胭脂色、玫瑰紫、茄皮紫、猪干色、海棠红、鹦哥绿等。烧造时也是悬烧(支钉烧)。釉子厚润,也有泪痕。另外,釉中有“蚯蚓走泥纹”的曲折线,也是钧釉的特征之一。烧瓷底足有刻数字者,单数较好。
  
    
  国之瑰宝钧窑瓷器

 

 

  
  钧瓷史话
  
  钧瓷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
  
  钧瓷始创唐代,兴盛于北宋,宋徽宗时被定为御用珍品,因朝廷命民间优秀工匠在禹州城内“古钧台”附近设官窑烧造宫廷用瓷,故名“钧瓷”。钧台位于河南省禹州市北门里。据文献记载:夏启曾在今城南15华里的钧台坡宣誓即位,故有“夏启有钧台之享”的传说,并以“父传子家天下”而著称。从此,历代朝臣前来观瞻者络绎不绝。宾客纷至、车来轿往、兴师动众,已成为禹州地方士绅的沉重负担。唐代,禹州城北门里建禹王庙,庙前立山门台基,命名“钧台”,此后附近相继设窑烧造瓷器,因地名“钧台窑”,或谓其产品曰“钧瓷”。宋以后,禹州渐成钧瓷的中心,在发现的百余处钧瓷窑址中,无论是烧造规模或产品质量,钧台窑均为禹州诸窑之冠。
  
  钧瓷至宋代达到鼎盛阶段,成为当时的五大名窑之一,与汝、官、哥、定窑并驾齐驱。由于钧瓷盛名一时,宋室南迁后,钧瓷又得以复苏。金元时期,北方各窑仍竞相仿制。元代,北方钧瓷逐渐趋于衰落,而江南地区仿钧瓷又悄然兴起,蔚然成风。特别是一些著名的产瓷区,如浙江金华铁店窑、江西吉安吉州窑,在南宋至元代就烧制出了光彩夺目的窑变釉,江西景德镇烧制的铜红釉,其呈色原理显然与宋钧铜红釉一脉相承,甚至成为明清时期宝石红、霁红、郎窑红、美人醉等釉色品种的滥觞。明清时期,江苏宜兴、广东石湾和江西景德镇等地烧制低温釉艺术陶瓷,都是在钧瓷的影响下生产的新品种,不仅吸收了钧瓷工艺的优秀传统,而且又有所创新,由于历史变动等种种原因,钧瓷在新中国成立前已基本停烧。上世纪50年代初期,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钧瓷在她的故乡禹县得到恢复。如今钧瓷已成为继承和发扬传统艺术、发展旅游、对外文化交流、开发和振兴禹州经济的重要载体。
  
  钧瓷说宝
  
  钧窑瓷器历来被人们称为“国之瑰宝”,在宋代五大名窑中,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它创造性地使用铜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在还原焰中烧出窑变铜红釉,并衍生出茄皮紫、海棠红、丁香紫、朱砂红、玫瑰紫、鸡血红等多种窑变色彩,宛如蔚蓝色的天空出现一片彩霞,五彩渗化,相映交辉。釉中的流纹更是形如流云,变化莫测,意境无穷。
  
  钧窑瓷器釉色丰富多彩,彻底改变了以往青釉类瓷器的单调格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天然效果,恰似“月夜望星空,晖晕自然成”,这种丰富多彩的特点,为后来陶瓷装饰艺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尤其是钧红釉的烧制成功为元代的釉里红,明清时期著名的宝石红、祭红、郎窑红以及美人醉等新品种的烧成,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钧瓷以釉色美妙而著称,而它的完美造型更为钧瓷增光添彩,端庄浑厚的造型,简洁明朗的线条,更适于釉子的溢彩流动,经过高温还原气氛,使厚釉出现拉丝、沉积、结晶等变化,呈现出类似兔毛的色线或蚯蚓走泥的痕迹,还有立体感的色点或针尖状的星点,纵横流淌的釉色组成各种奇异的画面,鬼斧神工又自然天成,随着人们丰富的想象而成为各种绝妙的自然景观,如高山云雾、峡谷飞瀑、星辰满天、翠竹生烟、节日礼花、浪激飞舟,令人叹为观止,拍案称奇,堪称国宝。
  
  钧瓷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尤其北宋后期官钧瓷的制作,无论从造型设计、烧造工艺或品种、釉色、艺术风格、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以至金元明清各代仿钧之风盛行一时。由于工艺条件和审美的不同,金元以来各地仿钧窑口除继承宋钧的传统工艺,又创烧出一批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品种。
  
  钧瓷谈美
  
  钧瓷之所以备受世人喜爱,驰名中外,主要原因是釉色绮丽多变而产生的艺术魅力,具有强烈的视觉美感。其独特的窑变工艺与其他瓷器截然不同。她不采用绘画、雕刻等表现手法,而是靠严格地控制瓷胎和釉料的化学成分,通过烧制过程中温度、冷却等因素,使瓷器表面的釉料涂层的颜色和花纹千变万化,产生“窑变无双”,“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效果。因而颇受青睐,身价不菲。
  
  钧瓷颜色瑰丽,厚重鲜艳,青若蓝天,白如美玉,紫胜葡萄,红比牡丹。一件器物,可一色纯净,可几色辉映,加上变化莫测的流纹,其自然效果远非刻意追求和人工修饰所能及。体现出典雅大方,斑斓夺目、飘逸空灵的帝王之浩然之气。
  
  钧瓷的造型线条简洁大方。传统造型约有200余种。主要有:香炉、宝象瓶、葫芦瓶、连座瓶、玉壶春瓶、梅瓶、双龙活环瓶、鹅颈瓶、出戟尊、三羊开泰尊、莲花尊、花盆、鼓钉洗、碗等。
  
  新创品种有几十个品种,主要有鱼瓶、天球瓶、日月瓶、观音、弥勒、钟馗、十二生肖、动物、花插、文具、茶具、挂盘等。
  
  欣赏钧瓷要关注以下几点
  
  造型:古朴厚重、典雅端庄,简洁大方、线条流畅,体现着古代宫廷的崇高和法度,表露出清新练达的民族含蓄之美,蕴含着“天人合一”的深刻哲理。
  
  图案:“白胎烧就彩虹来,无色成窑画作开”,古人之诗赞出钧瓷的图案之美。钧瓷釉面,在高温烧制中,釉料交融,自然流变,形成千姿百态的图形,如同国画艺术中的大写意,形神兼备,似真似幻,意境无穷。
  
  釉色:釉色窑变,千变万化。最为人称道的有:朱砂红、鸡血红、茄皮紫、葡萄紫、天青、月白、孔雀绿、宝石蓝、礼花彩等,可谓万紫千红。有时多种颜色集于一身,“红里透紫、紫中藏青、青中寓白、白中泛红”,有时还会出现珍珠点。因此有“画家笔拙,丹青难绘”之说。而且“窑变无双,钧瓷无对”,绝对不会有两件釉色完全相同的钧瓷作品。窑变如画的效果,早被文人墨客所赞美。如“画家嫌笔拙丹青难绘,诗人怨词穷锦句失色”、“晚霭微茫潭影静,残阳一抹淡流霞”、“烟光凌空星满天,夕阳紫翠忽呈岚”。
  
  纹理:钧瓷烧造,工艺独特,在色彩斑斓的釉面上,形成千姿百态的纹路,典型的如:冰片纹,看似锤击,抚之无痕;蚯蚓纹,龙走蛇行;鱼子纹,繁星点点。此外还有兔丝纹、蟹爪痕、雨丝纹等。特别具有审美价值的是冰裂纹,俗称“开片”。纵横交错,如网状分布,历来以大器开小片,小器开大片为佳。由于这种纹路是胎质和釉面的冷热收缩率不同而自然形成的。冰裂纹是烧制完成以后开裂造成的,不是在烧制中产生的隐于釉面之中,因此在开片形成的过程中,会产生裂开的声音,一边欣赏着“创过冰河玉凝透,碧莹浅底网捕鱼”的奇妙现象,一边听着轻灵而噼啪悦耳的开片之声,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审美意境。
  
  因此,把玩欣赏钧瓷,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有画面,有声音的审美过程,其中心是一个“变”字,除了静止的诸多变化外,从不同角度,不同光线观赏,还会呈现千变万化。“变”的核心是趣成天然,堪称“神、奇、绝、妙”。鉴赏要“手把、眼观、耳听、心仪”,至少从上述四个方面整体把握,常赏常新。正如古人诗云:“层卷当受益,赏钧眼更新”。
  
  钧瓷今日
  
  钧瓷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经历了久远的辉煌,既有官窑的盛誉,入主宫廷,又得平民的厚爱,家传为宝。而如今,“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不仅得到广大民众青睐,而且走向世界。究其原因,有几个方面:
  
  一是钧瓷本身固有的艺术魅力,养在深闺,历久弥新,终有人识。
  
  二是从20世纪下中后期开始的世界性的传统回归意识的觉醒。钧瓷是土与火的艺术,是人与自然的天作之合,其传统的凝聚和自然之美,超越时空,和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人群都具有强烈的亲合力。
  
  三是国人生活水平、文化水平、艺术鉴赏水平均有提高,注重精神享受,提高生活质量,有钱而有闲收藏和欣赏。
  
  四是当今的钧瓷产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适应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家居特点,在工艺上采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取得了突出的成绩,1979年香港回归河南省赠送的礼品“豫象送宝”就是钧瓷创新的典型代表。
  
  在器型上,不仅吸收其他陶瓷艺术的造型,如人物和动物造型,而且设计创新,如鱼瓶、花插,体现出现代陶瓷个性化的特点。
  
  在釉色上,采用新的配料,烧制出以前没有的颜色,使钧瓷的色彩更加斑斓。有一件极品挂盘,上面呈现出七八种色彩,盘折曲绕,互相映衬,精美至极。
  
  在装饰工艺上,采用了以前钧瓷没有的雕塑、雕刻和手绘山水图案的手法,尽管这种创新还略显稚嫩,但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烧造设备和技术上,进行了改良。采用高速拉坯机,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大降低了废品率。烧造由煤烧改燃气,火力均匀,使釉面洁净,色彩更加鲜亮。
  
  这些创新,给古老的钧瓷注入了新的、强盛的生命力,使钧瓷长上了翅膀,飞遍祖国,飞向海外。
  
  钧瓷"抱月方壶"

 

  
  钧窑制壶少见于清代以前文献记载。多年来禹州境内出土的钧瓷标本,壶的造型也为数极少,仅见“八棱壶”和“倒流壶”两种造型。近日“八卦洞”出土钧瓷标本,见桃形壶一种。壶体里蓝外红,壶嘴为方形,与笔者收藏多年的“抱月方壶”壶嘴基本吻合。笔者兴奋之余撰文以抒胸怀。
  
  “抱月方壶”有三绝:造型绝、釉色绝、铭文绝。
  
  它系纯手工拍制粘接而成,高13.5厘米、长17.5厘米、宽6.8厘米,方钮、方盖、方嘴、方执。壶身厚6.8厘米,双面均为抱月形,足部为细棱满釉垫烧。此造型新颖别致,查遍紫砂壶谱,未见有雷同者,足见其造型独特。业内名家观后,皆赞叹其烧成之难。因其系手工拍制而成,泥柄厚薄难均,粘接稍有不慎便前功尽弃。难,成就其独特,此一绝也。
  
  “抱月方壶”釉色以天青、月白为主,纹饰流动自然,形成拉丝兔毫,一泻千里,似清泉涌动。更可贵之处,壶盖及肩部均点以“铁锈”,形成挥洒自如的鹧鸪斑,使青釉之中蕴含着黄玉般的温润,浪漫活泼,此二绝也。
  
   
  钧窑玫瑰紫釉三足棱口水仙盆

 

  
  尺寸:直径19.7cm底刻有《九》字
  
  估价:HKD1,200,000-1,600,000
  
  成交价:RMB1,780,000
  
  拍卖日期:香港苏富比有限公司1996-04-30
  
   
  “钧瓷”新探

 

  
  宋代钧窑瓷器(以下简称宋钧瓷)历来存世稀少,异常珍贵,自古就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赞誉,传世宋钧瓷又大部分深藏皇宫内苑之中。因此,真正上手把玩,深入研究宋钧瓷的机会,对专家学者来说都是来之不易的。也正是这种难于亲身手鉴、目鉴、心鉴的原因,使人们对宋钧瓷的认识处于模糊之中,甚至学术界亦是人云亦云,众说不一,致使初涉收藏的朋友把一些著述理论放之实践而屡屡“打眼”。
  
  笔者有幸藏得宋钧瓷两件,经长期把玩,多年探究,对目前学术界就宋钧瓷的相关论述、历史沿革等有新的认识。现公诸业内,以请教师友。
  
  一、两件宋钧瓷简介
  
  1、十辨花口笔洗。此洗口径12.5厘米,底径5厘米,高3.5厘米,其正、侧、覆三面摄影图分别见图1、2、3。笔洗为花口,共十辨,向内的花瓣沿洗壁走势自然外撇,向外的花瓣均匀敞开。洗壁由上而下逐渐加厚,洗腹下承接平切且里深外浅的外撇式圈足。此笔洗购藏之初,洗壁一侧及洗底与匣钵粘连在一起,经切削打磨后基本保持完整。切削后足端局部露胎骨,胎质为香灰色。从笔洗和匣钵的熟旧程度看,应是早年出自“窑址”。笔洗通体施天蓝色釉,釉层厚,坠釉处及圈足四周釉厚达0.3厘米。腹部约2/3部分有较明显坠釉现象,其余约1/3部分因与匣钵粘连露出褐色“护胎釉”。口部内外一圈约1厘米高的釉层浸蚀现象明显,“紫口铁足”特征显著。在50倍放大镜下观察,釉表“棕房”式孔洞四周均有褐色杂质颗粒;釉内气泡稀疏,大小不一,晶莹剔透,即文献资料所述“水眼”;釉中“蚯蚓走泥纹”有多处出现,但不明显。因底足与匣钵粘连,长期封闭,切削后足内釉色明亮如初,但没有“火气”现象,成为观看千年前宋钧瓷出窑后釉光的实物标本。另外,此器在切削过程中没有发现匣钵底部支烧器具及垫渣,因此推断造成粘连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窑工疏忽,没有放置垫饼、支钉或垫渣,造成淌釉至洗底部与匣钵粘连;二是笔洗放置不正,洗外壁一侧与匣钵一侧内壁空隙太小,高温下釉料流淌填充空隙,使两器腹壁粘连。
  
  2、桃形砚滴。砚滴高6厘米,腹部最大径6.5厘米,底径3。5厘米,其正、侧、覆三面摄影图分别见图4、5、6。砚滴整体呈桃形,前面置短流;流下两侧各刻划一枚上仰的桃叶;腹右侧偏上方置一径0.3厘米的小孔,孔边缘呈紫褐色。腹下承接内底呈弧形内收、外侧树直切削的不规则圈足,外底内施黑褐色釉,圈足露胎处呈香灰色胎质。砚滴通体施天蓝色釉,釉层厚约0.1厘米,积釉处约0。3厘米,两液相“分相釉”现象明显。50倍放大镜下观察,釉表“棕房”式孔洞较少,孔洞四周同样有褐色杂质颗粒;釉内气泡稀疏,亦为晶莹的“水眼”。砚滴淌釉垂流现象明显,流嘴两侧、“桃叶”上缘淌釉呈现的蓝白色纹路清晰亮丽,腹下有局部短釉露出黑褐色“护胎釉”的现象。砚滴整体釉面光洁润亮,没有浸蚀釉现象,与窑藏瓷器的特征相符。与此砚滴一并购藏的还有小铜镜、青玉坠、三彩瓜形砚滴各一;两块紫石小砚,两只瓷灯盏。八件器物同装于一只蓝色陶罐内,推断此砚滴为“窑藏”,“窑藏”地点在河北腹地。
  
  二、关于宋钧瓷的“蚯蚓走泥纹”
  
  关于宋钧瓷的“蚯蚓走泥纹”,目前学界有多种不同论述。余继明、杨寅宗主编的《中国古代瓷器鉴赏辞典》解释这一词目时说,“蚯蚓走泥纹……是在釉层干燥时或者烧成初期发生干裂,后来在高温阶段又被粘度较低的部分釉汁流入填补裂缝而形成的”。而易帷谦老先生把宋钧瓷(看图片大概是新瓷)的釉料流动曲线认作“蚯蚓走泥纹”(文见《中国收藏》2004年5月号,总第41期的《镜下微观识古瓷》)。目前,学术界持第一种观点的人多,大有盖棺定论之势。笔者经过对各种宋钧瓷的图片资料进行对比,特别是对所藏宋钧瓷的仔细研究之后,对宋钧瓷的“蚯蚓走泥纹”形成机理的相关论述存有质疑。实际观察研究表明,此种纹路的形成既不是釉料填充干燥时或烧造过程中出现的裂缝,也不是釉料交错流淌痕迹,似乎是釉料混合不均,熔点低且高温流动性强的釉料比较集中,在高温环境下自然熔融形成的。因此,关于此种纹理的形成,笔者赞同郭葆昌著《瓷器概说》中瓷器纹片形成的相关论述:“‘蟹爪纹’、‘蚯蚓走泥纹’,惟厚釉之器有之,盖釉料配合工作或有未尽精到之处,经火锻炼而纹生焉。尝就钧窑器细为审察,其配制色釉,法用调和,不加研乳,颜料与釉汁未能十分熔合,经火乃现离合状态,致有大如‘蚯蚓走泥纹’,然此为钧器所特有。而其它各窑,如汝、官、龙泉等,其配制色釉之法,则调和后,再加研乳,颜料釉汁务令熔合,虽其性仍在,经火后或不免有纹,但细如‘蟹爪’行迹矣”。对此笔者建议学术界的专家学者认真研究,给出明确的解释,以正视听。
  
  三、关于宋钧瓷的“棕房”式孔洞
  
  宋钧瓷的“棕房”孔论述,彼说此述,众说不一。有的呼其为“针孔”、“针眼”,有的叫作“橘眼”,有的称其为“猪毛孔”。笔者经过对所藏宋钧瓷釉面进行细致认真的观察发现,宋钧瓷的釉表小孔虽然很少,但小孔的内部空间较大,不是直上直下的“针孔”、“针眼”或“猪毛孔”,将其称为“棕房”更为形象确切。在50倍放大镜下仔细观察其釉面小孔表明,孔内径向长度可达孔口直径的4—6倍,较大的“棕房”孔洞可以从洞口直接观察到胎体。同时,在釉面小孔四周分布有疏松的褐色颗粒杂质。关于此种孔洞的形成,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编著的《中国古陶瓷研究》中刘凯民的《钧窑釉的进一步研究》里有确切的论述:“釉层中气泡的数量和大小不同,单色乳光釉中气泡多,但尺寸小,直径一般在0.05—0.1毫米之间。对釉层横断面的显微镜观察表明,绝大多数气泡似乎是在坯釉界面上产生的。气泡形成的初期数量多而尺寸小,直径一般在0.02—0.06毫米之间,这些小气泡随后逐渐合并成较大的气泡向表面移动,其中一部分从表面溢出,在釉面上留下约0.5—0.8毫米的‘针孔’”。笔者认为,“棕房”的形成是胎内气泡携带胎表“护胎釉”杂质上升过程中,不断合并成较大的气泡,到达釉面后,因气泡内含有杂质使表面张力减小,在冷却过程中,气泡内压力大于烧成环境压力的情况下破裂,并将杂质颗粒带到破口四周,由于周围冷却的釉料不能及时补充,形成如前所述的“棕房”。而在烧成过程中,釉内产生的气泡,虽然也在不断合并成较大气泡,但是大多数气泡内由于不含过多杂质,气泡表面张力较大,能够耐受住烧成环境压力,因此能大部分存留下来,形成晶莹剔透的“水眼”。
  
  四、关于宋钧瓷的“紫口铁足”
  
  目前,对宋钧瓷的“紫口铁足”形成机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胎质含铁量大,高温烧造过程中铁无素被氧化呈现紫褐色”,造成其出现“紫口铁足”的现象。笔者对所藏的两件宋钧瓷观察发现,“紫口”颜色较深,底足“铁色”亦深,二器的“紫口铁足”现象都比较明显。但是,其形成机理与胎内铁元素氧化呈色理论不附。对花口洗的“紫口”及粘连部位露出的较明显的“护胎釉”对比分析认为,宋钧瓷的“紫口铁足”现象应是施用的褐色“护胎釉”所致。观察表明,粘连处的“护胎釉”颜色与器口边缘、底足呈色基本一致,只是口部由于被薄釉遮盖后所呈现的“紫色”要略浅一些。因此,“紫口”的形成应是高温下釉料流淌,口沿处釉料稀薄而呈现出褐色“护胎釉”的颜色,并非胎质内铁元素氧化所为。再者,器物口部胎料由于被釉料遮盖,不会与空气直接接触,即便含铁量高,也不会被氧化而呈现紫褐色。从施釉工艺看,早期钧窑的先在素胎上施一层褐色“护胎釉”,以达到掩盖坯面粗糙和污点的目的,然后施加钧釉。从历史传承上看,这种工艺是唐代河南鲁山窑“花瓷”的改进和创新。据资料记载,“护胎釉”的使用,在两晋时期已出现,唐宋时期已经很普遍。只不过大多数瓷窑使用的是无釉光的白色“护胎釉”(或称“化妆土”),而钧窑却使用了有釉光的褐色“护胎釉”。这一点可以说是宋钧瓷的独到之处。
  
  五、关于钧窑的历史沿革
  
  关于钧窑始烧造年限,目前学术界认识也不一致。如余断明、杨寅宗主编的《中国古代瓷器鉴赏辞典》中称“钧窑创烧于北宋,盛于北宋晚期,金元时继续烧造,到宣德年间还奉命烧造酒缸、瓶、罐等器”。而李泽奉、刘如仲主编的《陶瓷器鉴赏与收藏》中则称“钧窑烧造始于唐,北宋晚期窑业鼎盛,金元时继续烧造”。从实际情况看,钧窑烧造瓷器的终止年限并不容易确定,因为严格讲钧窑包括所有烧造钧瓷的“钧窑系”,这一系统之广,范围之大,成为确定其终止烧瓷时间的最大障碍。但其起始烧造钧瓷的时间,应该有一个相对准确的时限。笔者认为,学界在界定钧瓷的起始烧造年限时,如果没有绝对准确的考古调查证明,应该说明是推论或推想,这样比较客观,也不会给人以史学定论的感觉,相反可以激发人们进一步探索考证的兴趣。笔者经过对所藏钧瓷的分析,参阅相关著述,推想钧瓷始烧年代,可能在唐中期或末期。其理由有三:一是笔者所藏桃形砚滴经多方推证不会晚于北宋中早期,而发现“窑藏”的地点在河北腹地,距烧造钧瓷的河南有千里之遥。由此可以推想,创烧钧瓷后,必然要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使钧瓷影响力和扩展面达到如此程度。如果钧瓷出现于北宋早期,不会在较短的时间里形成很大的影响力,更不会使其产品在不能满足附近需求的时候,远销到千里之外的河北腹地,并被人们珍视而“窑藏”起来。据此推断,钧瓷的始烧造年限最晚也应在唐代末期。二是钧窑工艺的变革很大,而每一项技术革新都不会在一夜之间完成,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耿宝昌先生在《明清瓷器鉴定》中谈到明代“空白期”瓷器风格时讲:“实际鉴定工作中往往发现一项工艺和某些纹饰会跨跃几个世纪,因而很易受其迷惑”。从钧瓷的施釉工艺看,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首先是唐代河南鲁山窑的整体施釉后加拓花釉的工艺是钧瓷起始阶段,有不少鲁山瓷实物可以验证。其后掌握鲁山窑工艺的人异地创烧了先施褐色“护胎釉”再施花釉的早期钧瓷窑场。再后来逐步创新工艺,成功烧制成两液相“分相釉”钧瓷,继之又创烧了在分相釉中加入铜花汁的窑变钧瓷。到北宋晚期烧造窑变釉钧瓷突出的钧台八卦洞窑被北宋宫庭垄断。这一系列的工艺变迁,在科技水平低下的古代,经历几百年是完全可能的。三是从考古调查情况看,北宋钧窑数量较多,分布范围已经很广。如李泽林、刘如仲合编的《陶瓷器鉴赏与收藏》中讲到:“在河南临汝县发现八处烧钧釉的窑址。其中宋代有三处”;“万县境内发现的钧窑窑址有100多处,产品的釉色丰富,以天蓝、天青、月白、蓝灰、红紫等色釉的为主”。发现的宋、元钧瓷窑址,在说明钧瓷窑艺成熟后影响巨大的同时,也说明了烧造钧瓷的瓷窑由点到面的漫长发展历程。众所周知,任何事物都要经历发生、发展、兴盛、衰落等过程,并且都是在初期阶段发展速度缓慢。钧瓷的发展历程也不会例外。可以想象,如果从唐代中期或晚期创烧钧瓷成功,经历了数次窑艺变革,到北宋末期形成烧造钧瓷的鼎盛时期,历时几百年应属合情合理。当然,具体确切的钧瓷烧造起始时间,有待于专家学者的进一步研究和考古发掘的进一步佐证。
    
  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托

 

  
  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托,高14.7cm,口径23.3-18.6cm,足距8cm。
  
  花盆托通体呈海棠式,敞口,折沿,腹上阔下敛,平底,四云头足,盆底有5个圆孔。底面刻有“重华宫”、“金昭玉翠用”八字楷书及“四”字。盆内壁施月白色釉,外壁施玫瑰紫色釉,釉层厚润,上有“蚯蚓走泥纹”。
  
  此花盆托胎体厚重坚硬,造型美观实用,是典型的宫廷用器。其釉面莹润匀净,月白色幽柔典雅,玫瑰紫色绚美艳丽,此精美的花盆托是典型的宫廷用器。
  
  (撰稿人:陈润民)
  
    
  钧窑鼓钉三足洗

 

  
  钧窑鼓钉三足洗,高9.4cm,口径23.5cm,足距9.5cm。
  
  洗作鼓式,亦称鼓式洗。器身上下饰鼓钉二周(上22枚,下18枚),其下承以三如意头足。洗内施天蓝色釉,外为玫瑰紫色釉。底刷黄褐色薄釉,绕底一周有支烧痕,并刻有“一”字标记。河南禹县钧台窑址曾发现刻有“一”至“十”数目字的钧瓷标本,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官钧窑瓷器相同,此类数目是同类制品从大到小的编号。
  
  此件洗属最大尺寸者,器物完整无损。其玫瑰紫釉色及蚯蚓走泥纹为钧窑器之特征,是为传世官钧窑瓷器的代表作品。洗底“瀛台静憩轩用”为清代官款。
  
   
  名词解释:
  
  玫瑰紫釉
  
  是宋代钧窑创烧的一种窑变釉。釉料中含有氧化铜、铁、钴、锰等呈色元素,经1300℃左右高温烧制而成。呈色绚丽多彩,斑驳瑰丽,红、蓝、青、紫相映成辉。据科学测试分析,该釉是由于在连续的玻璃相介质中悬浮着无数圆球状小颗粒,这些小颗粒能折射短波光,使釉面呈现美丽的蓝色乳光,又因釉中还原铜的呈色作用而现出红紫色,与天蓝色相映,宛若一片彩霞。
  
  蚯蚓走泥纹
  
  官钧瓷釉的特征之一。因钧釉釉层颇厚,在窑变烧制过程中在较低温时,釉产生裂纹,后经高温时粘度较低部分流入空隙填补裂纹,其形似雨后蚯蚓在泥上走过状,故名。
  
   
  贴雕狩面双耳三足炉晋佩章藏品
  
  隋唐以来我国瓷器发展的格局是“南青北白”,而宋朝瓷器则是名窑辉映各操绝技,出现了百花争艳的局面。而钧瓷以其独特的风格,一向受到人们的重视,以最高的艺术水平进入了宋代五大名窑行列。

 

  
  钧瓷釉色意境无穷
  
  钧釉的主要特征是釉层丰厚,釉质莹润,釉纹深沉多变,釉面有明快的流动之感,形成飞壁流火釉色欲滴,釉色以红紫为基调,相映交辉,形如流云,灿若晚霞,变幻莫测,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世人把这种奇妙现象称为“窑变”。产生“窑变”色彩的主要原因,是含有铜的氧化物的釉在烧制过程中,随着温度的高低和气氛的浓淡而呈现的变化,其变化之多不胜枚举,多用“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瓷无对,窑变无双,千钧万变,意境无穷”和“高山云雾霞一朵,烟光凌空星满天,峡谷飞瀑兔丝缕,夕阳紫翠忽成岚”及“五光十色润如玉”等词来形容钧瓷窑变釉色的美妙。在釉色上明净透活独树一帜,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赏心悦目格外动人。
  
  钧瓷在釉的配方上一改过去青瓷单纯以铁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的传统,配入了铜、铁、磷、锡等多种元素,分别配釉,分层挂釉,加上独特的烧造工艺,使钧瓷釉层结构变化复杂,釉层含蓄光润犹如宝石。釉层里的气泡对光线的搅动作用,使釉中的流纹变幻无穷。有的像云霞,有的像玫瑰,有的像茄皮,有的像海棠,有的像鸡血,也有绿色像鹦歌绿,有的淡白像秋天的月光,或深沉的蓝天。其趣味天成,在配釉、挂釉和烧成方面堪称绝技,也是宋代陶瓷艺苑中一个创举。
  
  钧瓷“窑变”变幻万千
  
  钧瓷窑变现象鬼斧神工变幻莫测,其基本色调是红、蓝、灰、白,有的色带光芒四射状,有的色带横向或斜向浸漫,如同云雾缭绕峰峦,有的色带纵向流淌,犹如瀑布从山巅直泻而下,气势雄浑、飘逸虚幻,颇具神韵。更可贵的是这些色彩艺术没有任何人为故作痕迹,完全是一种自然形态构成一幅幅神奇的图画,有的作品釉像太华千寻;有的则像江湖万里;有如云雾高山、星辰满天、峡谷飞瀑、翠竹生烟、烟花怒放……相映交辉,变幻无穷,引人入胜,这种色彩艺术可谓“钧瓷艺术一绝”,宋代其他任何瓷窑都不能与其媲美。在纹路上釉内有针尖般点点明星,蟹爪般的裂纹,有蜿蜒迂回的蚯蚓走泥留痕,这些被称作珍珠点、鱼子纹、兔丝缕、冰裂纹、蚯蚓走泥等形成钧瓷一大特色,可谓“钧瓷一件变幻万千,鉴赏不俗余味不尽”,不失为中国陶瓷的一枝奇葩。
  
  炉钧釉双耳瓶(清)
  
  钧瓷造型古朴文雅
  
  钧瓷造型有强烈的民族艺术倾向,体现一种纯粹的民族精神,与唐代陶瓷不大相同。唐代陶瓷艺术广采博收,新鲜活泼,雍容华贵,充满了异国情调。
  
  钧窑双系罐(元)
  
  钧窑鼓钉三足洗(宋)
  
  而钧瓷改变了这一发展方向,在造型上端庄浑厚,古朴文雅,纹饰简练,棱角优美,线条流畅,雕塑别致,确有独到之处。如出戟尊、敞口尊、鼓钉洗,各式花盆、盆奁、鸡心碗、高足碗、带把洗、三足炉以及瓶、盘等,质朴敦厚着意表现一种冷峻崇高的民族意识、简洁清新的灵感,使它在世界工艺史上散发出浓郁的民族工艺芳香。
  
  精心制作的仿古之风,宋代钧瓷造型有强烈的仿古意味,尤其是仿三代青铜器。钧瓷仿古无论是官窑或民窑制作规整,绝不粗制滥造,也不是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古拙高雅技艺惊人,在艺术上法古创新,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钧瓷几乎没有任何花纹装饰,它的美体现在造型线条处理上,杜绝成型上的轻薄花哨,追求端庄肃穆,宏大气魄,显示一种内在的含蓄美,具有千古耐看的时代魅力。
  
    
  宋官钧窑镶玉大花觚
  
  钧窑是宋五大名窑之一,与汝、官、哥、定诸窑并驾齐驱,此件宋官钧窑镶玉大花觚(见图),体形硕大,造型优美,撇口,直腹,圈足。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通高38厘米、口径23.5厘米的觚体四面,镶嵌着12块古玉,觚底圈足内凹,施酱色护胎釉,并在底面以金粉刻画了一只金虁凤图案。
  
  觚在中国古代青铜器时期即产生,以后逐步沿袭至陶器、瓷器,属于古代的盛酒器,有圆形、方形,以圆形器为多见。此觚的雍容华贵在于觚上镶嵌了12枚高浮雕古玉,3枚一组,共四面十二枚,玉件依据圆形觚的弧度精雕细作,然后粘贴于觚体上。
  
  排列在最上面的是四个形态舞姿各异的玉舞女,玉舞女片饰呈棱形,交领广袖长袍,袍裙拖地,体态婀娜,一臂高举绕头舞长袖,一臂下垂内弯,袖垂于膝下,呈上下双曲“S”形的快乐舞姿。舞女面形浑圆,长眉细眼,嘴角上翘,天真可爱,细部均以细线阴刻勾勒,舞姿动感强。中间部位的玉饰件为花口形,雕刻为两边双头辟邪兽,怒目圆睁,龇牙咧嘴,气势压人。第三层是长方形高浮雕饕餮神面纹,传说饕餮是一种大吃猛喝的神兽,以这三件玉饰为一组装饰四组于大钧觚上,给人以震慑之威,富贵之气。觚底面的款识为展翅金虁凤,虁凤通体为角形,但毫无生硬呆滞感,却现活力,虽经近千年风雨沧桑,依然栩栩如生。
  
  本件钧瓷镶玉大花觚的金虁凤款识,十分罕见,钧瓷的基本色调是青紫并重,其变化莫测的窑变带有一种神秘感,钧釉的红色是由于还原铜的呈色作用,含铜量多少及还原气氛、窑室温度高低都会造成不同色斑,并伴有蚯蚓走泥纹。故有“钧瓷无对,窑变无双”、“千钧万变,意境无穷”等富有诗意及遐想的窑变色彩。
  
   
  [宋]钧瓷玫瑰紫水仙盆
  
     
  [考古]:金代钧瓷碗
  
  造型与胎:
  
  碗口直径16cm;高7cm;足径4.5cm。
  
  口薄底厚;碗口内收;碗壁由碗口自上而下由薄到厚呈弧状至碗底;
  
     从碗底无釉处看胎为灰色,表面有一层浅褐色的保护层。
  
  釉色及特征:
  
  总体看基本色彩为青黄色,釉面光滑、润泽,碗内蓝色乳光晕散有飘逸感,在阳光下从不同的角度看蓝色乳光非常美丽;碗内外均有冰裂纹片;釉面密布细小棕眼;釉面下有数不清的似珍珠般的小气泡,层层叠叠,密集处如粉状;气泡下面似湖水一样碧绿;碗的下部釉层较厚就像是从上面流下来的一样。
  
  此碗曾于两年前在本论坛发表过,受到质疑。后来经国家高古瓷专家研究员赵青云先生鉴定为——金代钧瓷碗。碗底数字为后人所写。河南省博物院研究员周到先生看后也认为是金代钧瓷碗。
  
   
  钧窑瓷器
  
    
  钧窑月白釉单柄洗
  
  钧窑月白釉单柄洗,高7.3cm,口径20cm,底径6.7cm。
  
  洗长圆形,口沿的局部为伸出的花瓣形折沿,沿下有一环形柄,通体施天蓝釉,釉质凝厚滋润。
  
  洗有陶和瓷制品,陶洗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均有制作,瓷洗以唐代越窑、宋代钧窑,尤其是元代龙泉窑和景德镇窑的制品为多。钧窑大部分产品的基本釉色是各种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较淡的蓝色称天青,较深的称天蓝,此件比天青更淡,故称月白,具有萤光般的幽幽光泽。
  
  (来源:故宫博物院)
   
(责任编辑:admin)

艺术河南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艺术河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艺术河南所有。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的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并注明“来源:艺术河南”。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艺术河南)”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72小时内进行。

关于我们 | 媒体报道 | 广告刊例 | 联系热线 | 战略联盟理事会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站点地图 | 帮助HELP | 免责条款

版权所有 2001-2009 艺术河南(ARTHENAN.com) 最佳分辨率1024x768

穿越历史见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