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

你现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民间美术 > 民俗知识 >

三门峡地区民俗民风

时间:2009-08-27 15:51来源:河南民间美术网 作者: 点击:

1、通礼 日常所行之礼,称作通礼。三门峡市民间非常重视日常礼仪,素有礼多人不怪之说。民间对待人处事讲究礼仪者,称作懂事、懂礼式。反之,则贬斥为不懂规矩,少调失教。 相

 

  1、通礼
  
  日常所行之礼,称作“通礼”。三门峡市民间非常重视日常礼仪,素有“礼多人不怪”之说。民间对待人处事讲究礼仪者,称作“懂事”、“懂礼式”。反之,则贬斥为“不懂规矩,少调失教”。
  
  相见
  
  三门峡市辖区民间,生人熟人相见,说话时要先道出称呼。通常熟人按辈份称呼,生人视年龄性别而定。城镇男女,相见多以“您好”互致问候。久未相见的熟人要问候家庭、生活、工作情况。若遇见长辈、老人要问候身体状况。吸烟者相见则掏香烟相让。常见者相遇或颔首或微笑或招手示意。骑自行车见熟人,尤其是见长辈、教师和领导必下车致意,否则为不礼貌,被斥为“架子大”。若上下车不方便,可点头招手表示谦意。生人相见,多有人介绍,一般先介绍长者或尊者,也可自我介绍,或交换名片介绍自己;若想询问对方姓氏,应问“您贵姓?”对方则应谦答“免贵、姓×”或“贱姓×”。
  
  辖区农村,若有生人从家门前走过,多招呼“到家歇歇再走”。过路者则十分高兴地连说“不了,不了!”如遇吃饭时,多问候“吃了没有?”等话语。虽为应酬之语,却显礼貌之情。
  
  来往
  
  亲戚、朋友之间相互来往,三门峡市民间俗称“走亲戚”、“串门子”或“去玩”。走亲戚、串门子多在逢年过节或有事相商时进行。乡村农闲季节较多,而城镇节假日或星期天较多。
  
  串亲访友时习惯带礼品。城镇多以糖果、烟、酒为礼,乡村多以蒸馍、油条为礼。看望老人或病人,带宜食之礼品,更显出情分。串亲访友、探视病人讲究在上午前往,忌午后或晚上看望。在市区,已无此忌讳。见到病情严重的病人,不大惊小怪,常控制自己的神态,故作笑意地说:“看来你的病比以前好得多了”。有病时看望的人多,说明患者的人品好,威望高。
  
  串亲、访友、串门玩者,进门需先轻轻叩门三五下,或打招呼,若门上装有电铃,则先按门铃,知会主人,待主人应答或出迎后方可进门,不能冒然推门闯入。
  
  若有宾客来访主人须立即停下所干事务,热情迎上前去。接过客人手中物品,让来客行于前,主人跟于后,进入家中。然后让座、倒茶、递烟,问寒问暖。陪客人相坐,必聚精会神,致意尊敬,不东张西望或打瞌睡,或只顾自己工作。谈话间,注意倒茶、续烟点火。客人说话,专心静听,不轻易打断话头。
  
  客人来访主人不随便打骂小孩或与家人争吵,讲究“客在不叱狗”。有时小孩在客人面前失礼,主人常将其诱哄走开,等客人走后,再进行教育。做客者在主人家不随便穿堂入室,不乱翻东西,不擅进内室,不入主人厨房。日常来客及不速之客,不设特别宴席,尽其所有改善饮食而已。若是邀来的客,则按事先准备的菜肴招待。吃饭时,给客人剩饭,多用大号碗以示厚道,客人若估量吃不完可分出一些再吃,不能剩半碗。客人待主人动筷后方动筷,不乱翻菜或夹起不吃,不站起来夹菜,不隔盘挑食大吃大嚼,嚼饭菜时不出声。吃馍亦需吃完一个,或和人分食一个,一般不剩半个。且要在吃饭中间吃馍,不在饭吃完后专门吃馍。主人等客人吃完,方放下筷子,以示诚意。吃完饭客人休息片刻,方可告辞。主人多挽留“再歇会儿”,“轻易不来,多住两天”等。客人则道谢,称“多有打搅,客走主家安”。客人走时要回赠物品,俗称“回礼”。主人将客人送至门外街上,宾客说:“别送了,回吧!”主人含笑招手说:“慢走,有空再来。”主人在分手地点稍加等候,目送一段,待客人回头打最后一次招呼,然后才回家。客人与主人分手后,稍走几步,回头向主人作最后的招手告别。
  
  庆吊
  
  三门峡市民间凡遇婚丧嫁聚、生儿育女、寿诞、乔迁等大事,亲戚、邻里、朋友都要送礼,俗称“行礼”、“行人情”、“送礼”、“随礼”、“上礼”等。
  
  事前,事主先向亲友报知办事日期,也有亲友主动向其询问日期的。倘若未向亲友报信,亲友即使不来,省了行礼费用,主人不但不能见怪,亲友反而会埋怨。民间称此为“落个便宜怪”。若亲友接信后未来,则是失礼,有时为此会断绝来往。在乡村,送礼之风尤烈,有时一家有事,全村皆动。
  
  礼品的轻重多少随亲疏远近及各自的经济条件而定。一般城市行礼重于乡村。婚嫁礼,近亲及邻里厚交者多送毛毯、床单、床罩、被面、现金等,远亲及一般邻里则送少许物件。城镇职工多送现金,现金多用红纸包好,写上贺词。丧事,乡村中近亲及邻里交厚者的吊礼以蒸馍、油炸食品为主,至亲如闺女则要再做“纸扎”数件,也有送钱钞的。城镇遇丧事,近亲好友多送钱钞或挽帐,死者工作单位或丧主工作单位多送花圈和挽帐。
  
  90年代后期,贺吊之礼数量逐渐增加,有的真情实意,也有的是还人情债,过去收礼现在还。也有托人办事借机送礼的。主人因吊贺之事收了礼物,除宴请送礼者外,日后还须还礼。在乡村,无论喜事丧事,事毕,主人要将宴客所余食品挨户分送乡邻一些,以示亲近和感谢。
  
  恭让
  
  三门峡市民间自古讲究礼让。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历来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尊老敬长的礼仪。不论家庭内部,还是社会交往,对老者、长辈、老师都要恭敬尊重。
  
  少者对尊长,坐遇让座,行遇让路,同行长者在前,乘车长者先上,入席长者上座,递物双手捧送。在乡村,若少者见尊长,要下车与之说话,并恭请尊长坐车同走。即使向不相识者问路,也视其年龄而尊称,骑车坐车者要下车,戴口罩者要摘去口罩。坐者则应起身作答,行走者则要停步作答。问清后要道谢。渑池县一带戴眼镜路见尊长,则摘去眼镜与之搭话,否则为目中无人。若患眼疾者为避摘镜之嫌,在镜腿上缚一小红布条为标志,见人即使不摘眼镜,也不以为失礼。
  
  上课时教师进教室,学生全体起立问好,提问或回答问题也要起立。学生进教室时向老师报告,得到允许方可进去。下课后让老师先出教室,学生再出。90年代,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多数人对女士讲究礼让,如进门、坐车、上电梯,让女士在先。
  
  三门峡市民间以恭让为美德,和为贵,忍为高。成年人若因事产生纠纷,多由周围德高望重的长者出面协调解决,孩子之间若闹气吵嘴,家长先管教自己的孩子,然后问清因由,再行调解。如自家孩子理亏,还主动带领孩子去给对方道歉。
  
  少者要恭,长者要让。少者如和长者抢道、抢座、说话无礼,民间斥之为“不知大小”或“没有老少”。若尊长不知谦让,民间讥之为“倚老卖老”。
  
  日常生活中,尤其重视“恭”。子女外出禀告父母长辈,归时也先见长辈,再见妻室;所带之物,先递长辈房中等其过目,然后再分送他人。民间有因子女不沿此俗而引起争端者。在乡村,子女成家立业后,平时或逢年过节改善生活,均应端送父母长辈品尝;城镇则多买礼如糕点、烟酒之类孝敬。
  
  借还
  
  三门峡市民间素有互助互济之风。借取者通常用商量口吻向人求助,被求者则乐意应允,尽力办理,若力所不及,则深表谦意。借方一般和气回答:“没啥没啥,我再去别家看看”。男子去借取时,多携带香烟,见面先递烟而后说明来意。
  
  三门峡市民间借还讲究“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归还时,借方要向物主致谢,物主则要谦词恭让一番,有时物主双手已在接物,口中还在连说“不用还!”,可见客气一斑。归还的财物,要比借时多出一些,讲究“借少还多”。唯有借用熬中药的沙锅,不能主动归还。只能待主人使用时自己取走。若必须归还,须在药锅内放少许五谷杂粮,如绿豆、麦子,以为避凶趋吉。
  
  2、生辰
  
  三门峡市民间对生儿育女向来重视,从妊娠到出生及周岁,有着许多习惯性讲究。满月、周岁要庆贺。以后生日便不再举行大的庆祝活动,仅在生日时给孩子做些好吃的东西。至于成年人的生日,多数人不予重视,常被忽略和忘记,但如果这天想起来了,也会改善一次生活。
  
  民间老人进入60岁为寿年,子女、亲朋开始为其做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民间为老人做寿多表示儿女祝愿老人长寿的心愿,不再讲究繁琐的礼仪。
  
  诞生
  
  (一)怀孕:三门峡市民间见女子出现妊娠反应称“有喜了”、“怀孕”。怀孕以后,即开始注意饮食起居。一般是不让孕妇干重活、提重物件、作剧烈活动,同时孕妇不露宿,不洗冷水,不吃生冷食物,多吃有营养的食物。90年代,人们提倡优生优育,有知识的孕妇大多注意“胎教”,常读有益书报,常看有益影剧,常听轻音乐,有的还按有关辅导资料上要求与胎儿谈话等,有益胎儿发育。
  
  民间对孕妇禁忌很多。如饮食上忌吃兔肉以防小儿“豁嘴”,忌吃鸭肉以防小儿手指脚趾相连,忌吃辣椒以防小儿烂眼,忌喝酒以防小儿骨头软,忌吃驴肉以防晚产。灵宝市一带怕畸胎不坐葡萄架下。在日常活动中邻家或亲戚家做出嫁衣服、结婚衣物,孕妇不能帮手去做,不能和刚结婚的新娘、新郎见面;谁家有丧事,亡人入殓,孕妇要回避。
  
  一般人家和邻里对怀孕者生男生女十分关心。民间常以孕妇的饮食嗜好和行动特点作为依据,预测生男生女。有的认为“酸娃辣女”、“菜大姐”,即孕妇爱吃酸的生男,爱吃辣的或蔬菜生女。有的从孕妇步履上看:上台阶或过门槛时,先抬左足为男,抬右足为女。有的从孕妇脸色上看,认为脸色红润是女,反之生男;从胎形上看,男胎尖,女胎圆;从胎位看,偏左为男,偏右为女;从胎动看,多动快动为男,少动缓动为女。还有的说前半月怀上为男,后半月怀上为女,另外还有算盘测算法等。
  
  对孕妇的禁忌及生男生女的预测,因缺乏科学根据,90年代,城镇大多人家已不在意禁忌,对生男生女也一样看待。
  
  (二)分娩:90年代,民间孕妇分娩一般都到医院,顺产住院3天出院,剖腹产7~10天出院。在乡村,也有请接生员到家接生。民间孕妇分娩,忌在娘家或别姓人家,故孕妇一到临产期,多不外出。
  
  胎盘俗称“衣胞”。乡村对此处理有讲究。灵宝市一带将男孩的衣胞埋在屋内门槛下面,意在将来让其能安家立业守门户;将女孩的衣胞埋在厕所里作“外姓之人”看待。卢氏县一带将男孩的衣胞埋至院中或门背后,取顶天立地和支撑门户之意;将女孩的衣胞埋在床根,取深阁闺秀之意。
  
  (三)坐月子:产妇分娩后在家休养一个月,俗称“坐月子”。为了便于产妇和婴儿的休息,民间常于产妇门上挂一红布条,以示此屋有产妇。产妇坐月子期间衣食较平时讲究。多勒头巾、戴帽子。多吃有营养的且利用乳汗分泌食物。为保证乳汁充足,卢氏县一带多用山楂、蒲公英等煮水饮用,俗称“山楂公英王不留,奶母吃了奶长流”。产妇无乳或乳汁不通,称“岔奶”。出现岔奶一方面禁食岔奶食物,一方面多采用单方医治,习以猪蹄、活鲫鱼等熬制不放盐的淡汤供其食用,也有用中草药医治的。产妇坐月子期间还有许多禁忌。产妇一般不下床,不出屋,不能去别人家,否则便被认为“热血扑门”。陌生人不能看产妇和婴儿。产妇污水不能乱倒。灵宝市一带,婴儿爸爸在三天内俗称“黑孝子”,禁到邻家去。如果误入邻宅,则在婴儿满月后,去邻家放鞭炮解除疑虑,如外出夜深归来,不许直接入室,必须到院中其他房间逗留片刻,然后再进入产妇室内。市区已没此禁忌。
  
  (四)庆贺:添人进口,被视作喜事,要向亲友报喜。生男孩称“大喜”,生女孩谓“小喜”。女婿去岳父家报喜。湖滨区、陕县报大喜,拿油条、麻花;报小喜拿油饼。岳母一见即知是男是女。岳母回礼品,男孩给布背心,女孩给手巾,均捎带线蛋(各色棉线缠成团儿,约半斤重)。线蛋儿拿回来,要挂在炕头,年年用这个线团儿给孩子缝衣服,一直用到十二岁。此谓“长命线”。卢氏县生小孩三天,女婿去岳父家报喜,要带美酒一瓶,娘家赠布一块,男孩内包线穗一个,女孩内包线蛋一个。渑池县、义马市,生男孩的第三天,女婿带四色礼给岳母报喜,生女孩于第五天报喜。外婆收礼得信后,回赠小布衫一件,米一升,薄干饼馍10至20张,当日带回。灵宝市,在小孩降生的第二天,女婿带酒去向岳父母报喜,大喜两瓶,小喜一瓶,岳父母得喜,即将预先酿制的小米黄酒,俗叫“罐糟”,让其带回,一方面让产妇喝,一方面招待前来祝贺的亲朋和本族。接着烙制“干干”。到第三天,外奶外爷带着干干、红糖及其他礼品,前来看望婴儿母子,并商议“贺诞生”的日期。贺诞生一般多在生后10日,也有在20日或满月的。男女双方主要亲戚都来庆贺。这天娘家为婴儿送“小嫁妆”,即衣、帽、鞋、袜、护襟、护牌、裤子、铺垫、斗蓬,还有布娃娃、布老虎等玩物。邻里友人一般送鸡蛋、红糖、豆腐、衣服等。卢氏县一带,婴儿满10天,其娘家和姑、舅、姨等至亲都要给产妇送蒸馍、鸡蛋、红糖、蛋糕等营养品,名为“祝十天”。
  
  婴儿出生一个月称“满月”。满月之日,早上先给婴儿剃头。做满月时,男孩多提前一二日,女孩则足月时做。此时,婴儿舅父一定参加。亲朋邻里一般送“四色礼”,另加花布一块。娘家要给孩子加做衣服、用品等。卢氏县一带另给产妇做裤子一条,名为“下炕裤”。90年代,城镇多送现金、童装和玩具。不论在乡村、城镇对前来祝贺的客人,主人均以盛宴相待。
  
  小孩满40天往外祖母、舅母家走亲戚。陕县一带给婴儿挂线、挂锁、烙圆圈馍,给小儿戴上,取长命百岁之意;渑池县、义马市叫闺女住娘家,婴儿去时抹黑鼻子,住10天,女婿去叫,婴儿回时抹白鼻子,俗称黑奶奶、白外婆,意为去时是黑路,回时是明路;卢氏县,闺女带满40天的婴儿回娘家,临回时,外婆要赠老母鸡一只,名为“长命鸡”。
  
  婴儿出生100天,多由自家人祝贺,有条件的家庭一般给婴儿照“百天像”留念。婴儿满一周岁,一般人家要改善生活为其过生庆贺。许多家庭喜欢在桌上或在门外放上书、笔、算盘、鞭子、食物等,挑逗孩子去抓,俗称“抓周”,以其所抓之物,卜其将来的爱好。90年代,“抓周”之俗,多为挑逗孩子取乐而已。灵宝市,婴儿周岁,亲戚、邻居和本家带着面腿、面项圈和小孩衣料登门庆贺。主家设宴招待,叫做“安腿”,然后用面腿靠着婴儿双腿移动两三步,祝愿婴儿早点走路,用面项圈在婴儿脖颈试试,表示将其栓住,能长命百岁。
  
  (五)命名:为子女命名,俗称“起名”。一般起有“小名”和“大名”。自家人通常叫小名,孩子上学后叫大名。民间为小儿起名,十分重视含义,多为希望、要求和祝福。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为子女起名渐趋文雅。
  
  祝寿
  
  三门峡市民间老人进入60岁为寿年,自此,子女、亲朋便要进行一年一度的生日庆祝活动,俗称“做寿”,“祝寿”。90年代,子女和亲朋为老人祝寿的礼品多为老人喜爱的食品、衣物,子女必备生日蛋糕、挂面。一般人家都设宴招待亲朋,席间,客人不时说一些祝寿的吉利话。陕县一带,为老人祝贺,午餐主食为面条,所有客人均从自己碗中夹出一点给老人添寿后,才能自食。晚餐设酒菜,饮寿酒,为老人敬酒后,再开怀畅饮,热闹一番。有的人家除宴席外,还放录像、电影,举办家庭舞会,或在电视上点播祝福歌曲等以示庆祝。
  
  民间为寿者祝寿,一开始便不许中断,必须年年祝贺,否则,称作“断生”,为寿者大忌。
  
  3、婚嫁
  
  俗言,家事之大,当属婚嫁。错娶一女,家日不宁,错嫁一男,误女终生。故三门峡市民间很看重男婚女嫁。90年代,男女婚姻自由,并受法律保护,父母一般不干预儿女婚事。民间婚嫁程序大致为:择偶、订婚、行礼、婚礼。城镇青年男女有外出旅行结婚,家里不举行仪式也不收礼待客。一些乡镇、村庄和各级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组织,在每年春节、五一、国庆、元旦等节日,联合举办集体婚礼,青年男女参加集体婚礼,仅用糖块、烟招待客人。农村有男到女家落户,所生子女随母姓,或随父姓,或随双姓,即母性在前,父姓在后。妇女再嫁,男子再婚,仪式简单,娘家六亲不再送礼。回族婚礼,由阿訇主持,不用乐器。
  
  择偶
  
  男女双方选择配偶多为自由恋爱。有些由介绍人征求男女青年的意见,约定见面的时间、地点。男女双方见面时,由介绍人介绍双方情况,双方若互有好感,可继续接触了解。否则,可另见他(她)人。第一次见面后,介绍人一般不再介入,由男女双方自便。男女双方通过接触、交谈,加强了解,俗称“谈恋受”。在谈恋爱期间,双方可到对方家里走访。男去女家时,必须带礼品;女去男家时,一般由男方相引,男方父母必须给女方“见面礼”,即衣物或红包。如女方接受,就表示同意,反之,则意味着不同意。卢氏县、灵宝市一带男女双方初步同意结合后,男方要请介绍人到女方家约定时间,来男方家“看地方”,按约定时间,女方和主要亲属到男家去作客,以了解男方的村落环境、房舍陈列及公婆等家庭成员情况。男方设酒席相待。临走时,男家要赠女子衣服一至二套和现金若干,女方若接受,表示同意订婚。城镇有的青年男女在工作、生活中相识、相爱,决定结合后,也请某人到双方家庭商谈订婚事宜。
  
  订婚
  
  男女青年双方,以及家里人互相了解没意见后,由介绍人同两家商定地点举行订婚礼仪。届时,男女双方父母或至亲到场,男方带聘礼——衣物、红包赠与女方,女方相应回赠礼物。至此,双方才算正式确定亲家关系。市区青年男女订婚后,一般要到影楼照整套婚纱照,花费少则数百元,多则数千元。
  
  订婚后,每年春秋两季,男方照例要给女方送两身衣料,直至结婚为止。中途发生变故,双方协商解除婚约,俗称“退亲”、“退婚”。退亲如为男方提出,其所下女方聘礼不得索要;若女方提出,要如数退回男方所下聘礼。
  
  民间结婚传统礼俗,由男方选择结婚日期,俗称“看好儿”。城市青年男女一般由双方商定结婚日期,常选择公历的法定节日,如“元旦”、“五一”、“十一”。婚期选定后,由介绍人拿上礼钱去通知女方,俗称“送好儿”。女方如嫌少,即退还,直到满意方答应。仁仪亲戚不拘多少,一次即答应,甚至还退回若干。在结婚日期前一个月,男方备好女家做被褥的棉花和油炸果食或麻花,包有衣服、首饰的包袱到女家行礼,俗称“送花”。女家由姑舅亲戚出面陪客,摆流水宴席隆重接待。女家设宴相待并邀至亲相陪。女方接礼后,将果食、麻片等礼品分送给众亲属,并告知婚期。婚前一二天,亲友向嫁女送礼,礼品在结婚之日装入箱柜陪送女子,俗称“添箱”。条件好的女家,婚前一天,设宴款待邻里、好友。娘家陪送的嫁妆多为桌、椅、柜、沙发、自行车等,90年代中后期,除此之外,陪一些家电如电视机、洗衣机等。在城镇,娘家陪送的家电更全,档次更高。娘家陪送的嫁妆,在婚日或婚日前一天,由男方派人去搬运,俗称“抬嫁妆,”“搬嫁妆”。
  
  婚礼
  
  国家法律以领取结婚证为结婚。民间以举行婚礼为结婚。通常在举行婚礼前领取结婚证。民间称结婚为“完婚”、“办喜事”。男方称“娶媳妇”,女方称“嫁闺女”、“发落闺女”。结婚日,亲友及街坊要赠送礼品,俗称“行人情”。礼品视远近亲疏有别。90年代,人情礼越行越重。在乡村,礼金从数元升至数十元;在城镇,礼金从数十元升至数百元。
  
  结婚这天,男家门前鼓乐喧天,红喜联、红双喜字贴于门窗、器物之上。清晨,男方起早便去女家迎亲,随行人一般有2个迎姑,1个伴郎及其他人约8~12人。迎娶用具多为拖拉机或汽车,一般少则三四辆,多则十几辆。车上披红戴花,贴双喜字,一路逢村过店皆鸣炮奏乐。有两家相距近者故意绕远路,以显示荣耀。迎亲队伍到女方村外,放三响花炮报信。女家要出人迎接至门口。随后,女家设小宴招待。宴毕,新郎向女家长辈行鞠躬礼,到内室向新娘行鞠躬礼,请新娘登喜车起程。新娘怀抱梳妆镜,胸前披戴红花,由送姑二人扶持,迎姑伴随,同新郎登车上路。女家六亲陪送,一路过村放炮。到男家后,播放乐曲迎新娘下车。此时,有人拿彩色纸屑向新娘头上撒去。迎姑扶新娘,同其他相迎的中年妇女,簇拥新娘进入新房,上床,朝喜字而坐。时近中午举行结婚典礼。新郎、新娘向男方长辈、至亲行礼时,长辈赠红包。典礼结束后,男家设宴待客。宴间,新郎、新娘向宾客敬酒。娘家六亲饭毕,婆母陪同到新房内稍坐,然后辞别返回。
  
  婚日晚上,开始闹洞房。三门峡市民间认为新婚“不闹不发,越闹越发”,闹的人多看作是人缘好,婚后三日之内,宾朋乡邻不论年龄大小和辈份高低,都可到新房中说笑打闹,俗称“洞房三夜无老少”。闹房花样繁多,多为对新人的耍笑戏弄。无论如何耍闹,新郎、新娘及家人都只能以烟茶糖果招待闹房者。灵宝市一带,新婚的三天三夜要点长照灯,昼夜不熄,以示吉利。
  
  婚后礼
  
  婚后第二天,新婚妇夫第一次回娘家,俗称“回门”,一般当日返回婆家。湖滨区,在第二天,娘家来亲人接新娘回门,第三日,新郎接回新娘。渑池县、义马市一带,在回门之日,新娘兄嫂起早带饺子等礼到新郎家迎接,俗称“梳头”。卢氏县一带,婚后第三天,娘家至亲带礼品到男家,俗称“送汤”。民间还有新娘住娘家的习俗。住的天数有讲究,且各地不相同。渑池县、义马市一带,结婚三天后,女方亲属到男方家接回新娘,新娘回娘家住七天,第八天由其父亲送往男方家里,俗称“住七回八,越住越发”。灵宝市一带,新婚妇夫婚后三天连续前往娘家,当天返回婆家。婚后第一个春节,妇夫两人走亲戚,亲友皆回赠红包。
  
  4、丧葬
  
  土葬
  
  三门峡市民间丧葬一般采用土葬。土葬又分明葬和暗葬。所谓明葬,只挖穴不打窑,将棺木置放穴中,在距棺木一至二尺高处,用木椽和板子棚好,然后填穴,起冢。如灵宝市的川口乡灞河两岸、虢镇和尹庄弘农涧河两岸多采用明葬。所谓暗葬即在平地掘宽三、四尺,深七、八尺的穴,然后在穴的一端挖高三尺、宽四尺的窑,将棺木置放在窑中,封好窑口,填穴起冢。一般山区及平原地区的旱地多采用暗葬。青年男女如属正常死亡,3日内简葬;老人去世,必停放3至5天,以礼殡葬。丧葬礼仪的形式与内容逐步简约和着重寄托哀思。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提高,民间开始互相攀比,讲排场,使丧葬礼仪又逐渐恢复繁琐程序。如为亡人制做的纸扎,以前只做象征金银财富的金山、银山,90年代中期开始仿现代生活设施,制做有楼房、轿车、彩电、电脑、电话等,仿佛做什么烧了之后,亡人就可得到什么,实为铺张浪费。回族人,基督教信徒亡后,葬俗与汉民有所不同。
  
  火葬
  
  市区、县城公职人员亡后通常实行火葬。多在三日内火葬。人死后,丧家确定火葬时间后,由所在单位负责发讣告,也有死者家属自己发的。90年代多借助报纸等传媒发布讣告。火葬前,亲友、单位送花圈、挽联、哀幔,也有送礼金,子女亲友佩黑纱。亡人通常停放医院太平间。丧家在住所设置灵桌,亲友到灵桌前烧纸祭吊亡者。亡人在医院太平间经过梳洗整容后更衣。火化日,丧家将亡人遗体移送到殡仪馆告别厅,置放入玻璃棺内,周围鲜花簇拥。亡者亲朋好友参加追悼活动,对于那些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劳动模范、见义勇为而牺牲的英雄人物,有关单位都组织人员参加追悼会或遗体告别仪式,以学习优秀品德,弘扬精神文明。追悼会一般在殡仪馆举行。前来吊唁的单位和个人将敬献的花圈、挽幛等排放、悬挂于大厅四周,挽词一般为“×××(死者)千古”、“×××永垂不朽”、“×××英名永存”等内容。参加追悼会的死者亲朋身着素服(忌红色亮丽花色的衣服),佩带黑袖箍或白花。死者遗像放在大厅前方中央。追悼会程序为:
  
  1、全体肃立奏哀乐,默哀三分钟。
  
  2、单位领导致悼辞或介绍死者生平,也有子女介绍亡者生前功德。
  
  3、向遗像三鞠躬。
  
  4、到告别厅,绕棺一周,向遗体告别。
  
  不开追悼会的,则直接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遗体告别仪式结束,进行火化之后,将骨灰置于家属事先选好的骨灰盒中。死者骨灰或寄存在殡仪馆的骨灰堂中,或带回家中,也有将骨灰盒装棺或直接埋入土中的。
  
  回族葬俗
  
  三门峡市城乡回族人实行土葬,但不置棺木。葬前以清水洗身,白布裹尸,殓入公用“塔布”,举行回族葬仪,阿訇念经,送入回族坟地。亡者仰卧墓内,枕北面西,坟堆呈鱼脊形,葬后“塔布”抬回。回族夫妻不同穴。也有亲朋助葬、哀悼习俗。
  
  基督教信徒丧礼
  
  三门峡市基督教信徒亡后,与汉民葬礼相同之处:停尸于堂上、报丧、吊唁、入殓、献花圈等。不同的是:寿衣、棺木皆为白色,棺木的大头和花圈中心各有红色十字标记,不烧纸不摆贡,不哭丧。信徒聚集,唱《圣经》歌曲超度灵魂;出殡时,诗班身着白色的圣服列成整齐的队形,手执赞美诗,在低沉的音乐中浅吟低唱,主领人进行祷告,再由同工讲道,叙说亡人生平,结束时为众人祝福;埋葬时,先由领班填三锨土,诗班唱至坟墓筑成为至。葬后不再祭祀。也有丧礼与本地习俗结合,一方披麻戴孝哭得死去活来,并收礼、待客;一方信徒聚集对亡人唱颂歌,祷告结束即散。
  
  5、居住
  
  90年代初期,三门峡市城乡居民居住形式大体有瓦房院、窑院、平房院、楼房。窑院大多为80年代以前建造。这一时期,乡村建房多为砖木结构,少数富裕户开始建砖混结构房屋。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90年代中期,乡村建房以砖混结构为主,至90年代后期,新建住房几乎全部是砖混结构。居住信仰禁忌习俗,在乡村仍然沿袭。10年间,市区、县城70年代建的两层、三层楼房逐渐拆除,建成了五层以上住宅楼。套房内部结构日趋合理,面积越来越大。居民越来越注重内部装修。
  
  住房
  
  (一)瓦房院:由两坡小青瓦屋面房构成的院落,为瓦房院。瓦房院是三门峡市乡村主要的居住形式之一。瓦房分土木结构与砖木结构。土木结构的瓦房以石料垒根基,墙壁多用板筑土墙,或用土坯砌墙,上边砌砖三层、五层,名为“引砖”,也有不砌砖的。砖木结构的瓦房,也以石料垒根基,但以砖砌墙。两种结构瓦房,均以木材作骨架。木架结构的规模有“三檩二椽”、“四檩三椽”、“五檩四椽”和“六檩五椽”。其结构方式有“顺驮鱼”、“半匝月”、“鹰哥架”、“方三丈”、“四平头”等。有的瓦房横梁之下或周围檩条之下用柱子作骨架,然后再砌墙、挂椽、铺板、抹泥、上瓦,称为“墙倒屋不塌”。亦有个别不立木架者,称“墙倒屋塌”。砖木结构瓦房,外墙只以石灰勾砖缝装饰。
  
  庭院的主宅为上房,两侧为厦房(厢房),和上房相对为厅房(下房)。由上房、厦房、厅房组成的院落为四合院。一般长者住上房,少辈住下房,哥东弟西,兄北弟南。更有讲究者,其住房分南屋、前厢房、过庭房、大上房等。一般上房5间,也有3间的,左右厢房各3间。院心不大,名曰天井,一般为一进,也有二进以上者。大上房讲究叠脊、挑檐、青石台级;整个院落四周建房特别讲究对称。这种瓦房院,灵宝市、陕县、渑池县、义马市和湖滨区较多,卢氏县平川地带也有。
  
  (二)窑院:分地坑院和靠崖院两种。地坑院,又名天井院,在陕县西南部塬上分布较多,尤以西张村镇最多,占当地总宅院90%。灵宝市小秦岭和崤山地带的朱阳乡、五亩乡、苏村乡、寺河乡和阳店乡、川口乡所辖山区,地坑院也较多。灵宝市大王乡和湖滨区个别村,卢氏县丘陵地区、渑池县、义马市北部个别地方也有。
  
  地坑院约占200平方米。修建时,在一个100余平方米的正方形或长方形平地上,掘深10米左右,在其四面崖壁开挖窑洞8孔或10孔、12孔不等。其中一洞呈斜坡为40度左右的阶梯式地道通往地面称门洞,作为出入的门户,有的人家在出地面处建一个小门楼,标志着此处有人家。门洞内设拐窑,在此挖水井,深度约30米,供人畜用水。窑洞多为一门双扇,通常选用椿木制作。门多油漆成黑色带红线。安设两个窗,即炕窗、亮窗。一般选用杉木、杨木做窗棂,且多为方格状,中间安装一块方玻璃透亮,四周的纸底,用剪纸窗花贴糊,炕窗内安装窗扇,以防贼,顶端留以小通风孔。与窑门对称,门框外安装风门,下端桐木装心,上端与窗棂相似。白天一般窑门不关,使用风门,可防风、透亮。
  
  上窑由长辈或户主居住,一侧角窑为厕所,一侧角窑为牲畜圈。其他窑洞按资论辈居住。院心居崖面2米处,居平面低30公分左右建一长方形坑池,主要用于排渗院内雨水、污水。宅院中间通常栽植梨树、苹果树、石榴树、桐树、桃树等,有的长过崖头。外地人进村,只见村梢晃动,听见鸡鸣犬吠,却不见人家居住,走近才发现坑下院落。中央电视台称之为:地平线下的村庄。
  
  地坑院崖上四周,地势比别处稍高,以防地表水灌入。有的人家多在此处种植荆棘和灌木,既美化环境,又能防止小孩玩耍时不慎跌落。经济实力好的人家还会筑1米左右高的砖花墙或土墙,挑流水檐,摆上青瓦,俗称“眼睫毛”,以避雨水冲刷窑面,也增加观瞻。沿崖底、窑洞与窑洞之间,用砖和白灰沿周包裹,以防雨水溅损窑腿。地坑院窑顶,每年春、秋两季用碌碡碾压夯实,保证排水通畅不渗漏,并具备晒粮、活动休闲等功能。
  
  靠崖窑院,是依崖或坡下院、凿窑。灵宝市一般多为一座院两孔窑,右为正窑,多为家中长者居住,左为陪窑,晚辈居住,陪窑不开门,只开窗,陪窑和正窑相通。有的人家人多窑少,在正窑或陪窑一侧打个小窑,叫作拐窑。窑门一般都朝沟,大多没院墙,少数用料礓石、土坯或树枝扎围墙。富裕人家,还在窑脸前续盖一段瓦房,叫窑庭,从外面看是房,进去后却是窑。有的地区依崖势或坡势的高低,建两层或三层的窑院,形似楼梯,不到崖边不见人家,到了崖边,全村人家尽收眼底。这样的窑院,灵宝市较多,其他县(市)、区也有。湖滨区靠崖院讲究一排三孔窑(福、禄、寿三星),若地盘不足,要在两孔大窑中间挖一眼小窑,以求圆满。
  
  (三)平房院:由平房组成的院落称为平房院。90年代中期,乡村居民新建住房多为砖混结构的平房。以三七混土(三份灰七份土混合而成)打地基,以砖砌墙,钢筋混凝土板盖顶。外墙或粉刷或贴建筑瓷砖。平房通常有三间、五间。当间正面多安带亮方门或连窗门,增强室内光照亮度,后墙不安窗,作为堂屋,以便祭祀祖先和接待客人。两侧房间前墙窗户比旧式窗大,窗框上安装钢筋,以保安全,外安玻璃,内安窗纱,开闭方便;后墙安有卧窗,穿有钢筋。一座五间的平房,通常中间三间出檐,两头两间均在檐下开门,门窗明柱相映成趣。一般人家砌砖围墙,独家小院。有的人家建造平顶式门楼,用建筑瓷砖贴饰,门额上刻写着“勤劳致富”。
  
  (四)楼房:90年代,城镇住宅楼均用钢筋水泥建造,通常为五层、六层、七层。1998年金渠集团开创在三门峡市区建高层住宅大楼,5楼以下用以办公,6楼以上为住宅,此外还有华阳大厦、工行大厦等。
  
  90年代初期,多数楼房外貌为水刷石,内装暖气设备,套房有两室一厅、三室一厅,内有卫生间、厨房、阳台,面积一般在40至90平方米。90年代中期,农村富裕户开始盖起两层、三层楼房,楼内结构有的与市区、县城相似,有两室一厅、三室二厅,楼内设施较市区、县城略为逊色。90年代后期,市区、县城住宅楼建筑设计开始仿古、仿欧,风格典雅、别致。有的住宅楼建成框架结构,即先搭梁、柱,然后填墙。住宅楼外墙装饰多样化,通常用建筑瓷砖贴饰或外墙涂料粉刷。有的住宅楼内装中央空调。套房结构发展为两室二厅、三室二厅,面积一般100至160平方米,有的室内有两套卫生间。
  
  室内陈设
  
  90年代,民间室内设施日趋讲究。90年代初期,乡村一般人家室内地面多为土地或水泥,堂屋迎门墙上装有巨幅壁画,壁画下面是一排桌柜,柜上通常放有祖先牌位或遗像;卧室多放木床、大立柜、高低柜、写字台。灵宝市、卢氏县有的农家凡住人的房间、窑洞,都盘有土炕。炕通灶,冬春天冷,通过烧火做饭,炕即热,睡在上边温暖舒服。土炕除晚上睡觉外,而且一家人吃饭也多围坐在炕上。陕县、渑池县个别地区也有土炕,但烧炕的人家为数不多。在市区、县城,室内地面多为水泥或用地板漆刷成各种图案,客厅两侧或转角排放沙发,一侧摆台柜,上放组合音响、彩电等;卧室多放“席梦思”床、组合柜、写字台,厨房多放有冰箱。
  
  90年代中期后,乡村一般人家堂屋摆放电视机、电扇,富裕人家还摆放沙发、音响、洗衣机。在市区、县城,多数家庭安装有住宅电话,添置有VCD、DVD等音像器材,有的家庭购置电脑、安装空调,彩电换成25寸、29寸大屏幕。城镇住宅室内装修成为时尚,地板多铺成瓷砖,也有铺成大理石、水磨石、木板等。墙壁上刷仿瓷涂料、墙漆或贴各种图案的壁纸。门窗用装饰木板(条)包、镶,墙上装壁灯,屋顶装各式各样吊灯。卧室一侧墙壁装一组壁柜,另摆放有梳妆台。有的人家专设有书房,内摆书柜、大书桌。
  
  6、服饰
  
  服类
  
  90年代,城乡居民多买成衣或到服装店订做。衣服面料、款式多且变化快。一季多衣,讲究款式新颖,注重色彩搭配。
  
  90年代初期,冬天,民间男女下身一般穿毛裤、裤子,老年人通常穿棉裤。男子上身穿棉袄,外罩中山装或中式便衣,城镇男子内穿毛衣,外穿毛呢大衣、皮衣或羽绒衣。女子上身穿棉袄,外穿罩衣,罩衣多用印花布、色织布或五彩、七彩织绵缎制做,也有的上身穿毛衣、毛呢大衣、皮衣或羽绒衣。春秋季,城乡居民上身多穿毛衣、西装、茄克、风衣,下穿毛裤、裤子。夏天,男子上身穿长、短袖衬衣、汗衫、T恤,下身穿长裤、短裤。女子多穿套裙、连衣裙,也有穿长、短袖衬衣及裤子。90年代中期后,随着保暖内衣上市,冬天,民间除老人、婴儿还穿棉衣、裤外,中青年男女几乎不再穿棉衣。职业男士多穿保暖内衣,外穿衬衣、打领带,再穿西装、休闲茄克、皮衣。90年代末期,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穿衣更趋美观舒适。
  
  90年代初期,衣服面料多为机制布料,有的确良、锦纶、华达尼、涤纶、乔其纱、麻纱、涤卡、尼龙等化纤织品,有棉布、牛仔布、纯毛料、毛呢、真丝等天然纤维织品,还有涤棉、毛涤等混纺制品。衣料颜色除纯正的黑、白、红、黄、兰、绿外,更多的是说不清的中间色。印花布图案也繁多。随着高新技术在衣料中应用,90年代后期,衣料品质更好且不断有新品种出现。天然纤维垂、挺,不易起皱,化纤面料趋于天然纤维的舒适。皮革鞣制的更薄而柔软,手感如绸缎。出现的新品种有氨伦、聚酯纤维、醋酸纤维、天丝等织物,印花布图案开始有烫金或织入亮丝。
  
  10年间,民间服装款式变化频繁。多在衣领、口袋、扣子、宽窄、长短等方面变化。90年代初期,西装多为2个扣子,单排或双排,茄克袖口、下摆为罗纹紧口,男女裤形多为老板裤、西裤,女士还流行穿弹力脚登健美裤,羽绒衣多宽松、厚重,皮衣多为活里活面,毛衣多为半高领、V子领,大衣多用呢子料制做,有西装领、立领、帽领,男女衬衣有尖领、小西装领,女式衬衣多为纯色布制做,领、胸前绣花。90年代中期后,西装多为单排扣子,有3个或4个扣子,茄克袖口、下摆多为敞口,女士裤子款式多样化,有直筒裤、喇叭裤、裙裤、七分裤、九分裤等,羽绒衣、皮衣薄而合身,毛衣领变化多端,领、袖边有用毛皮装饰,胸前有用亮点、丝线装饰,大衣多用羊绒或羊线、羊毛混纺面料制做,领子多用毛皮装饰,男女衬衣领子为小方领,女式衬衣多用印花、色织布制作,领子、袖口等处饰荷叶边,穿着更合体。
  
  90年代,民警、工商、税务等公职人员按规定工作时间穿专用服装。中、小学生穿校服。有的企业单位职工工作时间着统一服装。金融、律师职业男士多穿藏青色西装、黑皮鞋。90年代后期,老年妇女喜穿红色衣服,青年女子春秋季喜穿牛仔装,夏季喜穿色彩鲜艳明亮的纯棉针织T恤或棉布衬衣。随着市区、县城精品专卖店出现,城镇居民穿衣更注重质地、品牌。结婚礼服新郎穿西装,新娘多穿婚纱、旗袍。
  
  民间在讲究外衣穿着同时,也十分注重内衣。90年代,居民多选用纯棉背心、秋衣、秋裤等内衣。90年代后期,爱美的中青年妇女喜穿塑身内衣。
  
  民间婴幼儿衣服通常选用纯棉布制做,讲究舒适。男女婴孩内穿棱形或椭圆形的兜肚,以保护小儿肚脐。幼儿裤子多开裆,称“开裆裤”、“露裆裤”。有单、夹、棉之分。开裆裤不另系腰带,多在背部裤腰上缝两条带子,与胸前裤腰相连,习惯上也称“背带裤”、“袢带裤”。有的开裆裤直接与上衣相连背部自颈至臀部开缝、设扣。幼儿开裆裤的裤腿长至脚底,下端缝合,穿上后脚不外露,外面尚能穿鞋,俗称“连脚裤”。小儿所穿“开裆裤”一般到3岁时才改为“刹裆裤”。
  
  民间毛料衣物多到干洗店洗,其他一般在家中洗。城镇多用洗衣机洗衣物,乡间习惯直接到井旁或河边洗。洗衣服所用去污品主要是肥皂、洗衣粉,丝绸、毛织衣物多用丝毛洗涤剂。为使洗过的衣服平整,多数家庭用电熨斗熨衣。
  
  发型
  
  90年代,男孩子多留短平头,青年男子喜留偏分头,中老年男子喜留北头。女孩子发型多为齐耳短发,女子做新娘时多为长发盘头、挽鬓,老年妇女多为削薄短发。中青年女子发型10年间变化较大。90年代初期,发型多为爆炸式短发,或烫成小卷理成乱型、磨菇型短发,或扎在脑后或披肩。90年代中期多为中分或偏分短发,多将刘海烫后往上翻卷。90年代后期,中青年女子更加追求个性发型,往往让理发师根据脸型设计发型,通常有短碎、中碎、长碎发型。烫发种类更多,有空气动态烫、扁烫、喇叭烫、棒烫、玉米烫、柔丝烫、离子烫等等。有的中青年女子注重发质保养,定期到理发店火局营养油,保持头发亮度。90年代末,彩发在中青年女子间流行,将头发染成酒红、葡萄紫、铜黄等颜色较多。
  
  首饰
  
  90年代初期,在校学生多不佩带首饰。中青年妇女多佩带项链,也有手链、耳环、戒指等。由于各人的经济条件不同,所戴饰物档次有别,高档饰品主要是黄金制品,中档的有珍珠、水晶、银、镀金等制品,低档的有非贵金属及玻璃、塑料制品。90年代中期后,民间佩带的高档饰品有铂金、钻石制品。90年代后期,仿制高档材料的饰品更加精细,造型、款式多样化,制做饰品的材料品种繁多,价格便宜,一些少女开始佩带项链、手链、戒指。有的女孩自己买材料编制喜爱的手链、戒指。
  
  美容
  
  民间日常洗脸多用香皂、洗面奶,洗后在手、脸上多擦护肤霜。新娘结婚之日到美容店化妆。90年代中期后,护肤用品多样化,中青年女子根据爱好选用保湿型、美白型、营养型、去斑型洗漱、护肤用品。一些爱美女子开始纹眉、眼线、唇线,擦粉、涂眼影、抹口红等。90年代后期,中年女子开始注重面部保养,定期到美容院做面部护理,有包月、包年的,也有买美容院成套化妆品让其免费做的。
  
  鞋袜
  
  城镇居民冬天穿皮靴,春秋穿单皮鞋,夏天穿皮凉鞋、塑料凉鞋,休闲、运动时穿布鞋、球鞋、旅游鞋,在家穿拖鞋。乡村居民多穿布靴、布鞋、塑料凉鞋,青年男女也穿皮靴、皮鞋。10年间,鞋的颜色、品种多样化,人们根据爱好选择数双鞋与服装搭配,或在不同场合穿着。鞋的款式变化频繁,尤其是女士皮鞋,90年代初期流行圆头,90年代中期流行方头,90年代后期流行尖头。青年女子还喜穿马靴。
  
  城乡居民均穿机制袜。90年代初期民间流行穿纯棉袜。10年间,婴、幼儿、少年、女子袜子花色品种较多,中老年男子多穿白、黑、灰色短袜。女子夏天多穿肉色丝袜,有短、长筒及连裤袜。90年代后期,女子流行穿黑、灰色丝袜。
  
  7、饮食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三门峡市民间饮食由吃好向吃饭讲营养的饮食观念转化。平时以白面、大米为主,蛋、肉、奶、菜等副食合理搭配,杂粮成为调剂人们口味的食物。总体来讲,城镇居民生活水平高于农村居民。节日饮食随俗改善。
  
  平时饮食
  
  三门峡市居民日常饮食习惯为一日三餐。早、晚饭为馍、菜、汤,早饭菜类多为腌制小菜,晚饭菜类为炒菜。中午为面条或米饭、菜。由于饮食市场繁荣,多数家庭到市场买馍、面条。
  
  民间一年四季主食以白面、大米为主,其他杂粮为副。主食制作花样繁多。白面制作成蒸馍、烙馍、油食、面条、饺子、馄饨等。民间喜吃发面馍,乡村多用酵子发面,发头大、味道正、易消化,城镇居民和食堂饭店多做碱面馍。蒸馍有不加油盐的蒸馍及油卷、豆包、肉包、菜包、糖包等,烙馍有葱油饼、馅饼、煎饼等,油食有油条、油饼、菜角等,面条有擀制的、机制的、手拉或刀削的,可做成汤面、捞面、炒面、卤面等。汤类有面汤、米汤、豆汤等。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间更注重副食营养,讲究色、香、味俱佳。在城镇,由于大棚蔬菜的生产及科学种菜,一年四季新鲜蔬菜不断,时或有新品种蔬菜进入居民餐桌,一般人家几乎天天有肉食,有时买海鲜改善生活。另外,乡村富裕人家及城镇家庭常备有点心、水果、方便面、饮料等。
  
  城镇居民早餐有牛奶、豆浆、米汤、面汤、油条、包子、油饼等,到饭店就早餐的逐渐增多,喝的汤类更全,有甜的、咸的,如豆腐汤、糊辣汤、牛肉羹、醪糟汤、八宝粥、绿豆汤等,主食花样也多,如鸡旦饼、煎包、锅贴等。中午吃米饭配的菜类或炒或炖或凉拌,讲究肉菜合理搭配、营养均衡.
  
  山村的柿子醋特别有风味,清香酸甜,并可长期存放。夏秋季,城乡妇女有做豆瓣酱、西瓜酱或面酱、腌韭花的习惯。
  
  节日饮食
  
  民间节日饮食与传统礼尚及节日内容有关。春节为最重大的传统节日,民间对它所寄予的希望最多,认为春节有什么饭菜,就象征此种粮菜禽畜当年丰收、兴旺,因此,一般于腊月二十三起开始置办年货。民间常说“二十三,磨白面;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宰羊杀鸡;二十八,炸麻花;二十九,备烟洒”。月尽包饺子。春节饮食炸、煎、蒸、煮,品种丰富多样。春节制做食品的数量也十分可观。少者可食用到“破五”,有的人家可食用到正月十五。除夕夜,城乡居民多数人家团聚吃团圆饭,有凉菜、热菜,配以白酒、啤酒、果酒和各种饮料以及香烟等。正月初一早餐多吃饺子,也有先吃凉粉汤后吃饺子。初一中午,一般吃馍,菜,也讲究摆桌上席。晚餐比较随便,多为汤、馍及便菜。正月初五,俗称“破五”,家人改善饭食,炒各种菜。年时,城乡多炒菜,吃馍、米,配以酒类。
  
  正月十五元宵节,城乡居民家家吃元宵,也称“汤元”,馅种类很多,常见的有玫瑰、枣泥、山楂、果仁、黑芝麻等。乡村还习惯油炸食物,如油饼、糖糕、油角。“二月二炸麻花”。二月以后,蝎子、蜈蚣都出来了,“炸麻花”比喻炸蝎子尾马,二月二这天吃了油炸麻花,寓意咬掉了蝎子尾巴,蝎子不会蛰人了。卢氏县这天习惯给孩子们炒玉米花吃,俗称“嚼蝎子尾巴”,下午吃馄饨,俗称吃“狼戴帽”。陕县一带,农历二月初五,家家吃凉粉,叫溜光。此时,天气渐热,凉粉上市,人们吃一点凉粉,即经济又实惠,清凉爽口。“三月三煮鸡蛋”。民间习惯在这天煮一些鲜鸡蛋,让孩子们吃了“心明眼亮”。“五月五吃粽子”。“八月十五吃月饼”。“十月一日吃饺子”。冬至这天,中午吃饺子。陕县一带,早饭喝胡辣汤,晚饭吃饺子。腊月初八,城乡居民习惯吃腊八粥,也称“腊八饭”。腊月二十三,家家吃烙饼、芝麻糖。
  
  宴客饮食
  
  民间对一般来客或请工匠,都要设法改善生活让其吃好一些。一般烙油饼、包饺子,也有备办两个菜,一热一凉,或做四盘菜,热冷、荤素搭配。过年时,乡村人家把秋天保存的柿瓣、核桃、花生拿出来招待客人。
  
  民间遇婚、丧、嫁、娶、寿辰、小孩满月、迁宅等活动,俗称“过事情”,对来客均宴请。在乡村,主家要请“厨子”,立临时灶火。上午为便饭,一般每桌四碗炒菜,多以白菜、萝卜、粉条、豆腐等烩制;中午正式宴席,宴席规模的大小和酒饭的质量,多受各自经济条件限制。一般多以鸡、猪、牛、鱼肉为主,配以各种时鲜蔬菜。所做宴席有“八碗”、“四盘八碗”、“九碟十碗”、“十三碗”。县城、市区宴请客人一般在饭店包桌。多为10个冷菜,8个热菜和2个汤,并有酒类上席。菜的质量相对较高,口味有各地风味。卢氏县待客最普遍的是八碗席,有红烧条子肉两碗,每碗八片(以条子油炸豆腐代替的,称豆腐席),酥肉、丸子(二者为油炸面食)各一碗,丝条(粉条、干豆角或海带)、白菜各一碗,冷菜(绿豆芽、银条、甘蓝片、豆腐片)两碗,不带酒为“平八碗”,带酒必有下酒菜,四个盘(两荤、两素)或九个碟(五荤四素或四荤五素)。先端出盘,喝酒,后端齐八碗、四盘馍再吃饭,先由长者招呼,同席的8人一齐吃其中的1碗条子肉,每人1片。再及另1碗,酥肉、丸子依次而食,其他的可随意。加一大碗甜米或一大碗方块肉的叫“九顶十”,两碗同时加上叫“十碗席”,再加上一大碗全汤叫“硬十碗”。“海参头”是比较高级的酒席,每席配海参一碗,菜数多至三十六件,吃法和“八碗”、“十碗”不同,一件一件上菜,边吃边饮最后端齐“八碗”和每人一碗面叶。需四、五个小时始能席终,一般用于酬谢媒人。
  
  饮宴礼俗
  
  一家人日常进餐时,盛饭者(一般是家庭妇女)首先要先盛给家长,其次以长幼论之,家长不到要等,等不着必先盛出一份,家人方可进食。禁止小儿留饭底,不许用饭时随意敲打碗筷,否则犯“穷得响当当”之忌。家里来客,客人必请上坐,端碗必先给客人,斟酒、倒茶、盛饭,习惯“茶七、酒八、汤九、干起尖”(指茶、饭在杯、碗中的度数)。端饭时,筷子不能放在碗上。因为对已故老人供献饭食,才将筷子放到碗上。
  
  家里“过事情”宴客也有一套礼序。桌面上的木纹,应朝左右,不能朝上下,取尊重上席,上方称“上席”,左侧称“首席”,上席以下左侧次之,右侧再次之,上席的对面为下席。入座时,要请年龄最大,辈份最高者坐首席,其余依次而坐,坐下席的多为年青的晚辈。城镇待客,面向门口的为上席,职位高的坐上席,陪客坐下席。客人就席后,先由首席打招呼并持筷示意,上席长者动筷后,众人才动筷取菜。同桌人吃饭,食速有快慢,饭量有大小,先吃好之人,不能即刻离席,必等全桌人吃毕,由首席人发活或示意后,才一同出座。
  
  

(责任编辑:admin)

艺术河南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艺术河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艺术河南所有。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的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并注明“来源:艺术河南”。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艺术河南)”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72小时内进行。

关于我们 | 媒体报道 | 广告刊例 | 联系热线 | 战略联盟理事会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站点地图 | 帮助HELP | 免责条款

版权所有 2001-2009 艺术河南(ARTHENAN.com) 最佳分辨率1024x768

穿越历史见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