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

你现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民间美术 > 民俗知识 >

夏邑的民俗民风

时间:2009-08-27 12:07来源:河南民间美术网 作者: 点击:

孔子祖籍夏邑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各种风俗民情都带有浓郁的文化特色和时代特点,韵味独特。这里的生产习俗、生活习俗、婚丧嫁娶及各种礼俗充分体现出夏邑人勤劳勇敢、尊老

 

 

 

 


 

  孔子祖籍夏邑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各种风俗民情都带有浓郁的文化特色和时代特点,韵味独特。这里的生产习俗、生活习俗、婚丧嫁娶及各种礼俗充分体现出夏邑人勤劳勇敢、尊老敬贤的美德,心胸坦荡、淳朴善良的品质和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风尚。
  
  夏邑民俗之生活习俗
  
  夏邑人民的生活习俗源远流长,异彩纷呈。
  
  夏邑人向来节俭持家。建国前,在饮食上多数是“糠菜半年粮”,诙谐、乐观的夏邑人民常以“窝窝头蘸辣椒,越吃越上膘”、“油吃一点香”来自我安慰。那时候,粗粮是百姓的主食,多以窝窝、锅饼和糊涂(粥)、豆杂面条和萝卜、大葱、白菜、大蒜、家庭制作的咸菜为每天的饭菜,贫穷人家连这些也吃不上,富有人家,吃馍也只是花卷(中间夹杂着几层薄薄的白面)和白面皮烙馍。自1980年以来,人们的生活渐渐好起来,鸡、鱼、肉、蛋已不足为奇。
  
  尽管那时候生活困难,但夏邑人有个好风俗,每顿饭先给长辈盛,有好吃的先长辈后晚辈。然而现在,个别家庭正好反过来,过去的好习俗不见了。
  
  在理发上,夏邑有“正月不剃头”的习俗。有俗语云:“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另外,孝是夏邑人最为注重的,有“父母去世,儿子百日内不剃头”的习俗。随着时代的变迁,正月里不剃头的习俗已很少存在,然而父母去世儿子百日不剃头的习俗依然保留着。
  
  夏邑人的服饰和我市其他地方有很多相同之处,但百姓多以宽大舒适为最佳。以前,百姓的服装一般为土布,自纺、自织、自裁、自缝,颜色主要有黑、白、月白、蓝等。男性,夏戴草帽,春秋戴瓜皮帽,冬戴毡帽;身穿对襟褂,宽腰长裆裤,冬天穿老棉袄;脚穿粗布鞋、圆口鞋;长带束腰,布带扎腿。女性,青年女子多无顶戴,鞋上绣花,前加缨穗;中老年妇女头顶兰底白花柳条长方形头巾,脚穿尖口鞋,长条布(裹脚布)缠足。儿童的穿戴朴素又花哨,夏秋季节戴绣花帽或红顶瓜皮帽,冬季戴绣花虎头风帽;脖子上系围嘴,前胸挂肚兜;下衣是坎肩连腰开裆裤,脚穿猫眼绣花鞋。
  
  建国后,夏邑人爱赶时髦、追潮流,“文革”中,男女青年风行穿绿军装;到了80年代,流行穿中山装、香港衫、西服、喇叭裤、牛仔裤、连衣裙等,男戴鸭舌帽,女穿高跟鞋。尽管夏邑人赶潮流,但至今还保留着“长辈去世一年和百日内,子女晚辈穿白鞋不穿红衣”的习俗。
  
  夏邑人民的住宅历来讲究前低后高,多建四合院。贫穷人家多以土坯砌墙,麦秸覆顶。少数富户多用青砖小瓦,并以花脊装饰。那时,不管穷富,夏邑人都是长辈住堂屋,晚辈住偏房。现在,夏邑到处是楼房,那些又矮又窄的房子不见了。但习俗却变了,如今多数是父母四处借债为儿女盖楼房,盖好后儿女住,而老人却住在偏房或者旧房子里,个别的甚至盖好了新房,自己却没地方住了。
  
  夏邑民俗之生产习俗
  
  夏邑人民素来勤劳朴实,在生产中也留下了很多习俗。
  
  看青。建国以前,每当庄稼接近成熟时,农村就有人主动提出看青。看青人在田间地头上筑个小土堆,表示庄稼已有人看管。看青人白天戴顶草帽,晚上提着马灯巡逻,一是防猪羊糟蹋庄稼,二是防夜间有人偷庄稼。收获后,农民也不让看青人白辛苦,每户给看青人兑些粮食作为酬劳。建国后,地方治安加强,全民订立了护麦护秋公约,实行联合保护,看青的习俗渐渐废止。
  
  初磙放鞭炮。每年新麦收割后,麦子拉进新碾的麦场里,农民一年的口粮有着落了,那份收获的喜悦无法形容,于是放鞭炮。一是图个吉利,表达喜悦的心情;
  
  二是祈祷上苍,以期望更大的丰收,过上好日子。此习俗直到合作社后才废除。
  
  请大戏庆丰收。这是夏邑流传至久的生产习俗。旧时,夏秋收获后,每个村子里一般由财主挑头,到外地请来戏班,在村里宽阔的地方搭上戏台,唱几天大戏,好好歇息一下,享受一番,庆祝丰收。请大戏的花费,一般由各家平均分摊。建国后,农民除请剧团唱戏外,还自己组织庆丰收文娱晚会,既唱传统戏曲选段,又自编自演新节目,自娱自乐,欢庆丰收。
  
  如今,请大戏庆丰收的习俗已经不复存在了。但仍有个别的农户在庄稼收获时,在庭院里摆上香案,给老天爷上供,祈求来年的丰收。
  
  夏邑民俗之节日习俗
  
  按农历来说,一年中节日不断,夏邑也流传下来许多有趣的习俗。
  
  春节期间,正月初一,“谁家起得早,谁家过得好”,子夜刚过,村子里的鞭炮声便此起彼伏,人们起来下饺子,吃团圆饼。饭后,同族的晚辈都到长辈家拜年,恭恭敬敬地磕头,长辈会一把拉住说:“一说就有了,年都跑远了!”
  
  正月初五,也叫“破五”。早上吃杂面饺子。“初五吃顿杂面扁(食),又不闷来又不喘。”
  
  正月初七送火神。每到正月初七傍晚,青少年用秫秸扎成火把,点燃后送往村外,称为送火神爷,以避火灾。农家少女扎紫姑放入磨房中,初九上午,少女结伴兑菜、馒头给紫姑上供。仪式完毕,将紫姑放在扫帚上,拉到十字路口焚烧。
  
  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农家姑娘用枣枝、彩纸扎成“花花树”,插在自家粪堆上,象征着丰收。家家户户蒸面灯或用白菜疙瘩、萝卜挖心上棉油作灯,傍晚分放门槛、磨房、粪堆、猪圈等处。儿童挑灯笼,家家或多或少都放些烟花。上世纪50年代后期,县城常有灯会、谜语会及舞狮子、踩高跷等活动。近几年,演化为放焰火、唢呐比赛。
  
  二月二龙抬头。人们早起,用地锅的草灰环屋撒成缕,边撒边歌,并用青灰在麦场撒成环形,中间埋五谷杂粮,称围仓。儿童用木棍敲梁头,边敲边念:“二月二,敲梁头,大囤尖,小囤流。”这天,男女都不干活,“二月二,不干活,撅着腚,啃大馍。”这些习俗建国初期有沿袭,如今已不多见。
  
  夏邑其余月份的节日于我市各地大同小异,只是三月初三是上巳节,与其他地方有所不同。旧时人们嬉戏于水边,期望消除不祥。少年踏青郊野,采荠菜放衣内,以防百虫。
  
  夏邑民俗之传统习俗
  
  夏邑乃孔子故里,礼仪之乡,崇尚礼俗。
  
  建国前,男女婚姻从父母命,听媒妁言。经过定亲、嫁娶、回门等程序,
  
  礼仪烦琐。一般年少时定亲,十七八岁嫁娶。建国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男女婚姻自主,嫁娶从简,男女双方见面同意即可定亲。上世纪70年代末,出现女方要彩礼、结婚讲排场的现象,至今愈演愈烈,部分家庭为此不堪重负,有的父母娶个儿媳要还多年的债。
  
  留篮子习俗。无论谁家来了亲戚,在留篮子(即留礼)时都要争执一番,主方少留,客人多留,一个比一个厚道。双方拉拉扯扯,有时竟争得面红耳赤。
  
  不醉不让归。走亲戚时,主人敬客人喝酒,直把客人灌得酩酊大醉,这样才能表达主人待客的热情。
  
  旧时,从师学艺不像现在,交了学费到学校就可以学习。那时候要先拜师傅,拜师的礼俗很多,一样也不能少。学艺一般3年出师,且有门里门外之分:门里徒弟衣食住均由师傅负责,门外徒弟吃穿自理。建国后,此俗仍有沿用,今日已经很难见到。
  
  为老人祝寿。60岁、66岁、73岁、84岁、90岁、百岁,都要为老人庆寿。“六十六,吃块肉”、“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这些俗语很有意思。
  
  送粥米是夏邑流传已久的习俗,直到现在仍在沿袭。妇女首次分娩,丈夫第三天到岳母家报喜,拿书本象征生男,称大喜;拿红鸡蛋象征生女孩,称小喜。之后,亲友带礼(小米、红糖、鸡蛋)前往祝贺,称送粥米。一般生女第九天请客,生男第十二天请客。产妇娘家是主客,礼物从厚。客人见婴儿,要给见面礼(钱),怕看丑了。
  
  在丧葬上,夏邑一向行棺木土葬,仪式繁琐,要经过入殓、三天坐材口、开吊、埋葬等程序。葬日,死者亲属披麻戴孝,孝子肩扛引魂幡,手掂衰杖,扶柩入穴,覆土为坟。建国至上世纪70年代简化,上世纪90年代,奢葬、厚葬有所抬头。现在,国家政策要求火葬,虽不像以往那样礼节烦琐,但随礼之风日盛、日重。


 


  
  

(责任编辑:admin)

艺术河南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艺术河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艺术河南所有。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的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并注明“来源:艺术河南”。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艺术河南)”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72小时内进行。

关于我们 | 媒体报道 | 广告刊例 | 联系热线 | 战略联盟理事会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站点地图 | 帮助HELP | 免责条款

版权所有 2001-2009 艺术河南(ARTHENAN.com) 最佳分辨率1024x768

穿越历史见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