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之旅

你现在所在的位置: 主页 > 学习之旅 > 学术文章 >

此时无声胜有声——浅谈舞蹈在戏曲艺术中的运

时间:2009-09-23 22:16来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作者:段珍兰 点击:

此时无声胜有声 浅谈舞蹈在戏曲艺术中的运用 舞蹈与戏曲同为舞台表演艺术,戏曲主要依靠演员的唱、念、做、打来塑造角色,而舞蹈则是通过演员的肢体语言来完成塑造角色的任务

 

  舞蹈与戏曲同为舞台表演艺术,戏曲主要依靠演员的“唱、念、做、打”来塑造角色,而舞蹈则是通过演员的肢体语言来完成塑造角色的任务。两种艺术形式虽然表现手段各异,却有许多共通之处。戏曲源于古代乐舞,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许多传统舞蹈精髓,舞蹈成为戏曲“四功五法”表演手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在技艺和身段之中,与剧情紧密结合,为表现戏剧场景、事件和塑造人物形象服务。而戏曲在展示特定情景、表现生活场面、交代事件过程、揭示人物心理活动和表达人物情感等方面,常用舞蹈动作的语汇来表现唱词和道白难以表达的部分内容。
  
  传统戏曲中,每个主要人物在出场时都有一套“整容”的舞蹈动作,将、相出场时,先整冠、捋髯、端带,然后撩袍走“四方台步”到台前,不仅交代了“整容”的内容,更突出了封建社会官僚们威严、庄重的显赫身份;其他如老旦、花旦、小生和小丑等也都有符合身份、地位的“整容”舞蹈。这种以舞蹈的语汇来介绍人物的身份、气度和性格,比用道白和唱腔介绍来得更为形象和直观。以京剧《三岔口》为例,刘利华深夜潜入客房刺杀任堂惠,他蹑手蹑脚地摸到客房门前,先掩耳听屋里的动静,而后用刀尖顺着两扇门的门缝轻轻拨门;拨门后,双腿蹲下来走着“矮子步”,一手上,一手下,轻轻将一扇门推向了一边,然后又去推另一扇门。这一系列的舞蹈动作,十分清晰地描述了夜间偷偷入门的情节,并生动地衬托出了厮杀前的环境和紧张气氛。
  
  京剧《昭君出塞》是尚派“文戏舞演”的代表剧目,载歌载舞,舞蹈性非常强,既唱出王昭君对故国难以割舍的眷恋,又以繁复的、大幅度的舞蹈表现了她在通往北国路上的艰辛和无惧。演员以“探海勒马前趋步”、“空中旋转跳卧鱼”、“怀抱琵琶马上弹”等优美的舞蹈造型,在马童翻滚扑跌的映衬下,生动鲜明地向观众展现了一个胆识过人的昭君形象。梅兰芳在《霸王别姬》的“剑舞”中,将虞姬内心的极度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双剑不疾不徐,圆熟自然,体现人物的强作欢颜与暗自神伤,收剑时面部流露出的难隐之痛,更将虞姬的满腹幽怨凸现出来。另外,任何一种生活用具一旦成为戏曲表演中道具时,就会产生精彩的舞蹈语汇,构成富有表现力的戏曲舞蹈。如:《黛玉葬花》中的花锄舞,轻盈柔曼、边舞边唱,把林黛玉寄人篱下、孤苦无靠的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白蛇传》“水斗”一折中,众水族的“水旗舞”表现出水漫金山、波涛汹涌的情境,大大渲染了白素贞为了索回爱人而大战法海的现场气氛。《牡丹亭》“惊梦”一折中,众花神的“灯笼舞”表现出绚丽的梦幻境界,形象地烘托出杜丽娘的思春之情。
  
  值得一提的还有戏曲中常用的表演程式——水袖舞。水袖舞源于中国古典舞,吸收融合了舞蹈中“扬袖而舞”的动作,演员利用服装袖口上缝的一段白绸(水袖),做出丰富的舞蹈的动作,时而如行云流水,时而如团团花絮,时而如波浪连绵起伏,时而如车轮轮转飞舞。从形式上看,水袖舞又分为单摆转盘袖、正侧重叠转盘袖、直冲展翅飞卷袖等。水袖舞是一种可以很好表达人物激动、悲愤、痛苦等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的艺术手段。水袖舞蹈身段、动作姿态多达数百种,基本动作有勾、挑、撑、冲、拨、扬、掸、甩、打、抖等。如投袖,凡男女角色出场时整冠、捋髯、整衣、整髯等,都有投袖动作;掷袖、抛袖是抓住水袖用力甩向对方,表示愤怒和不满;向对方轻轻挥一下水袖叫拂袖,表示不满和嗔怒;将水袖在背后生下一角,演员背着手慢慢踱步,叫背袖,用于沉思和徘徊;翻袖则是把水袖高举过头,往外侧一翻,常用于悲痛、哭喊或感情激烈的时刻。由此可见,水袖舞在戏曲表演上是一种表现力极强的艺术手段,可以表现人物的形象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以越剧《碧玉簪》为例,李秀英面对母亲的责难、丈夫的严逼,彷徨无计,急匆匆走向下场门,又猛然止步回身⋯⋯往返三个来回,在节奏一浪高过一浪的伴奏声中,李秀英不发一语,只见两只水袖纷飞飘舞,传达出她欲哭无泪、欲告无门的心情。
  
  “此时无声胜有声”——舞蹈在戏曲艺术中承载着延续故事情节、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演员通过独具魅力的舞姿,制造并强化了戏曲艺术的意蕴和情境。
  
  

(责任编辑:admin)

艺术河南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艺术河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艺术河南所有。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的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并注明“来源:艺术河南”。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艺术河南)”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72小时内进行。

关于我们 | 媒体报道 | 广告刊例 | 联系热线 | 战略联盟理事会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站点地图 | 帮助HELP | 免责条款

版权所有 2001-2009 艺术河南(ARTHENAN.com) 最佳分辨率1024x768

穿越历史见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