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之旅

你现在所在的位置: 主页 > 学习之旅 > 在线讲座 >

夏都“河南”在偃师

时间:2009-08-24 11:24来源:河南省博物院 作者: 许顺湛 点击:

(一) 斟寻是夏王朝时期的一个地名,也是夏族内一支斟寻氏居住的地方。《竹书纪年》说:帝太康,元年癸未即位居斟寻。四年陟。帝仲康,元年已丑帝即位居斟寻。七年陟。《史记

 

(一)
  
  斟寻是夏王朝时期的一个地名,也是夏族内一支斟寻氏居住的地方。《竹书纪年》说:“帝太康,元年癸未即位居斟寻。”“四年陟”。“帝仲康,元年已丑帝即位居斟寻。”“七年陟。”《史记•夏本纪•正义》引《汲冢古文》:“太康居斟寻,羿亦居之,桀又居之。”关于斟寻地望,《尚书•夏书》说:“太康失邦,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水经•洛水注》:“洛水又东北流入河,……谓之洛汭。……昔夏太康失政,为羿所逐,其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于斯地矣。”洛汭即今巩义市东北洛水入黄河处一带,可知太康居地距巩义的洛汭不会太远。《括地志》说得更具体:“故寻城在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盖桀所居也。”《水经•洛水注》中有寻水、上寻、下寻,或称南寻、北寻。“又有故城,在巩县西南五十八里。”乾隆时期《巩县志》说:“斟寻在巩县西南五十里,今罗庄。上寻在河南岸,亦谓之南寻。”《偃师县志》说:“下寻在偃师城东孙家湾。”(在洛河北岸,亦称北寻)通过考古调查,在巩县西南7﹒5公里的罗庄和孙家湾附近的稍柴村,发现了一处面积约100万平方米的大遗址,遗址背靠嵩山,面临两河,处于洛河与坞罗河交汇的三角洲地带。稍柴遗址经过发掘并发表了正式报告,认为稍柴一、二、三期,基本上与偃师二里头一、二、三期相同①。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张松林院长告诉我,近年来经他们对稍柴遗址进行复查,发现其面积有200多万平方米,并且发现有龙山晚期文化遗存。因此,我判断稍柴遗址延续的时间很长,从太康、后羿到夏桀一直有人居住,也就是说其绝对年代从夏代早期一直延续到夏代晚期。稍柴遗址从其年代、地理位置与文献记载的斟寻基本上能够对应。另外,近年来在巩义的花地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发现了夏代早期的城址,面积约有35万平方米,城内分布有夯土、房址、窑址、祭祀坑、窖穴和墓葬,出土文物有玉礼器等。花地嘴城址的发现,为斟寻在巩义增加了一定的说服力。但是太康、后羿居斟寻处于动乱时期,桀居斟寻时间也较短,可能不会有较大的宫城营建。
  
  (二)
  
  偃师二里头遗址面积达9平方公里,发现了宫城、宫殿、大墓、铸铜作坊遗址,出土了精美的玉器、铜器和陶器。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公布的二里头遗址分期和常规碳14测年数据②,二里头一期4个数据,最高为BC1880——1840年,最低为BC1740——1640年;二里头二期14个数据,最高为BC1685——1650年,最低为BC1640——1600年;第三期3个数据最高BC1610年——1555年,最低为BC1598——1564年;第四期4个数据,最高为BC1564——1521年,最低为BC1560——1529年。上述测年可作为宏观参考。二里头一期的数据,最早只能达到夏代中期;二里头二期数据,全部在夏代晚期;二里头三期数据,在夏代末期;二里头四期数据,落在夏代晚期之外,虽属夏文化,但从时代看当为夏商混交阶段。从发掘的实际情况看,二里头遗址的辉煌时期在二、三期,而二、三期相当夏代晚期。
  
  二里头遗址学术界基本上取得共识,即夏代晚期的国都,不少学者认为二里头遗址就是史书上记载的斟寻。如果认为是斟寻有三点不好解释,第一,太康、后羿属于夏代早期,二里头遗址没有夏代早期的文化遗存,更没有早期建都的迹象,所以太康、后羿所居的斟寻不会在偃师二里头;第二,文献记载只提到斟寻在巩县与洛汭较近,没有说在偃师,也没有提到伊汭;第三,《竹书纪年》说:“帝癸(即桀),元年壬辰帝即位居斟寻,”“十三年迁于河南”。夏桀在位共31年,在斟寻居住了12年,于“十三年迁于河南,”居住了19年直到亡国,其地在哪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说:“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从总体看夏桀之居在伊洛地区,伊阙是明显的标志。《集解》引臣瓒的话说:夏桀之居“今河南城为直之”。因此可以说夏桀所迁的河南不是泛指,而是伊洛地区的一个具体地点。后代的河南府、河南郡、河南县的治所均在洛阳,究其历史缘由,不能不与夏桀迁居“河南”有关。具体的“河南”后来发展为泛称的河南。在伊洛地区从目前情况看,只有二里头遗址作为夏桀迁居的“河南”比较合理。太康、仲康、后羿、夏桀所居的斟寻在洛汭地区,夏桀迁居的“河南”在伊汭,二里头遗址恰在伊水入洛水的内夹角洲内。《史记•周本纪》说:“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索引》解释说:“言自洛汭及伊汭,其地平易无险固,其有夏之旧居。”但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自洛汭(斟寻)到伊汭(“河南”)都是有夏的旧居(都),居地相易并不固定。夏桀居斟寻又迁“河南”就是一例。
  
  (三)
  
  二里头遗址二、三期作为夏代晚期之都,其延续的时间约近百年之久。夏桀都“河南”充其量只有19年,之前为何王所都?文献没有明确记载。《竹书纪年》说帝厪(一名胤甲)即位居西河8年,帝孔甲即位居西河9年,《路史•夏后纪下》说孔甲在位40年,如按《路史》计算,胤甲、孔甲在位共48年。西河的地望,史学界众说不一不能认定。但是孔甲的活动情况提供了重要的讯息,如《竹书纪年》说:孔甲“三年,王畋于山。”《吕氏春秋•音初篇》说:“夏后氏孔甲,田于东阳山。遇大风雨,迷惑于民室。”《山海经•中次三经》中提到山,与其相邻的山水,均在伊洛地区,因此,可知山大体方位。关于山,《水经•河水注》引《帝王世纪》说:“以为即东阳首山也。”乾隆《偃师县志》卷三说:“首阳山,一曰首山,一曰山,在县西北二十八里。”今仍名首阳山。首阳山(山)南距夏都(二里头)约有20华里。《史记•夏本纪》“帝孔甲立,……天降龙二,有雌雄,孔甲不能食(不会饲养),未得豢龙氏。”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龙一雌死,以食夏后。夏后使求,惧而迁去。”这里的意思是:刘累给孔甲驯养龙,一雌死,刘累将龙肉供孔甲食用,之后,孔甲向刘累要龙,刘累惧怕逃走。《竹书纪年》说:“刘累迁于鲁阳。”《括地志》说:“刘累故城在洛州缑氏县南五十五里,乃刘累之故地也。”缑氏县早废,刘累故城在今偃师境内,距夏都“河南”(二里头)有数十里之遥,刘累给孔甲送龙肉,在路程上分析比较合理,绝不会相距数百里或上千里。以上两则故事,反映了孔甲至少有一段时间居住在夏都“河南”(二里头)。
  
  《竹书纪年》说:孔甲死后,“帝昊(一作皋),元年庚辰即帝位。”没有说居地在何处。但据《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即帝昊墓);北陵,文王之所辟(避)风雨也。”杜注“殽在弘农渑池县西。”经调查夏后皋墓还能看到(可能是后人追封)。这一现象一定有历史缘由。文献记载夏后皋墓只此一说,故推测,他的居地也不会太远。
  
  《竹书纪年》说:“帝发,元年乙酉帝即位,”也没有说具体居地。笺按:“帝发必先居河南之地,桀因居之,去成皋不远。”对照夏桀“十三年迁河南”的记载,分析得很有道理。
  
  (四)
  
  偃师二里头遗址是夏代晚期之都,即夏桀所迁居的“河南”。二里头辉煌时期,约为公元前1685年,至公元前1600年夏亡,建都时间约有80多年。我把帝不降、帝扃、帝厪(即胤甲)、孔甲、帝昊(即帝皋)、帝发、帝癸(即桀)七王归入夏代晚期。据前边的分析介绍,孔甲、帝昊、帝发、帝癸(即桀)都居于“河南”或曾居于“河南”。孔甲40年、帝昊3年、帝发7年、帝癸(桀)19年,共69年。如果加上帝厪8年,共77年,与二里头遗址辉煌时期比较接近。所以我说夏都“河南”在偃师,“河南”与阳城、阳翟、斟寻、原等相比较,是延续时间最长的一处国都。
  
  关于夏建都安邑、平阳、西河等地都不能排除,留作今后继续研究。
  
  此文系抛砖引玉之作,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注: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巩县稍柴遗址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93年第2期。
  
  (2)《夏商周断代工程》简本76——77页,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
  
  2008年9月8日
  
  文件来源:河南博物院
 

(责任编辑:孙利亚)

艺术河南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艺术河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艺术河南所有。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的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并注明“来源:艺术河南”。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艺术河南)”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72小时内进行。

关于我们 | 媒体报道 | 广告刊例 | 联系热线 | 战略联盟理事会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站点地图 | 帮助HELP | 免责条款

版权所有 2001-2009 艺术河南(ARTHENAN.com) 最佳分辨率1024x768

穿越历史见证文明